
菜幫子得扒干凈,根得剁掉,就這樣一斤才賣一毛七。 周青先 攝

到處是扒掉的白菜幫子,往年根本不用這樣賣菜。
周青先 攝
本報青島3月7日訊(記者 周青先) 這幾天,我省天氣回暖。但膠南市大場鎮(zhèn),數以千計的菜農卻守著自家成堆的大白菜犯愁。再不出手,這些“膠菜”就要爛在自己手里了。
白菜捂在手里賣不出去
膠南市大場鎮(zhèn),是大白菜的主產地,青島市的大菜籃子,山東省無公害蔬菜基地。今天,記者開著車在該鎮(zhèn)境內的國道和省道縣道上采訪,隨處可見菜農開著冒尖的拖拉機找人收購白菜,路邊是一堆堆被扒掉的白菜幫子。
來自鳳墩村的老徐向記者介紹:自家種了兩畝多白菜,毛菜總產量接近2萬斤,這才賣出兩車,每車一千五百斤。說到價格,老徐嘆了口氣:毛菜每斤就一毛二到一毛五,扒得光溜溜的凈菜也就一毛七一斤,一大車菜才能賣個兩百多元,真心疼啊。
七點半,該鎮(zhèn)營南頭村一家收購點,五十七歲的衛(wèi)修卻來晚了,收購點已經收滿了一大車白菜,不再要了。老衛(wèi)圍著菜販子老趙好說歹說,人家也不收,裝不下了!
去年傳言有人要大批收購運韓國
老趙是專門跑長途運輸的菜販子,對近兩年來白菜價格變化門兒清。他說今春白菜價格這么低,除了去年秋季全國各地的白菜種植面積大,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菜農被“韓國白菜危機”給忽悠了。去年秋季白菜剛上市,韓國白菜就發(fā)生了讓總統(tǒng)都關注的“危機”,一棵白菜能賣到50元人民幣,不得不從我國進口。當地傳言出口商要從青島附近收購大批白菜出口韓國。再加上當時全國蔬菜價格普遍居高不下,結果大批菜農惜售,捂著滿地白菜不賣,非等來年賣個好價錢不可。
營南頭村的村民們在一起談論白菜,說想起來就后悔:這個村子一共有800多畝地,白菜就種了500多畝,年年就靠白菜發(fā)財。去年秋季菜販上門收購,不論大小從地里拔,4毛一斤他們不舍得賣。凈菜賣到6毛了,大家還是不賣。因為他們記得2010年春季凈菜賣到過8毛一斤,如今韓國又要大批進口了,那價格還不得漲到一元以上?
如今一畝白菜賠五百
就這樣盼啊盼,春節(jié)過了,大收購沒見著,零售又賣不了多少,家家戶戶上萬斤的白菜一存就存到暖春季節(jié),再不賣就要爛了。于是,隨著近幾天氣溫上升,大場鎮(zhèn)的白菜一天一個價,上午賣一毛八九一斤,下午就能到一毛四五。就這個價,也不是想賣就能賣得出去。
老衛(wèi)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畝白菜成本如下:澆水一遍350元,兩遍就是700元;無公害蔬菜要求用有機肥,雞糞得300元;復合肥和種子也得兩百多一畝;還有其他雜七雜八費用,如此算來,一畝地得虧500元左右。
據記者了解,2010年膠南市大場鎮(zhèn)共種植白菜近3萬畝,畝產一萬斤左右,總產量巨大。據村民們反映,除了少部分“膽小的”菜農去年秋季將白菜大部分賣掉沾了光,大部分菜農的白菜還在囤積著,眼看著虧錢沒辦法。當地菜農正在熱盼外地客商快來收購,好解大家的后顧之憂。而菜農老衛(wèi)他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種菜得見好就收,囤菜有風險,種菜需謹慎。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