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奶加鈣、飲料加維生素C、面包加蛋白質、餅干加鐵……市場上流行的“強化食品”種類繁多,但多吃強化食品真能助你“強健”嗎?創(chuàng)意圖片/本報記者 王遠征

鐵強化醬油是政府主推的強化食品。

流行的強化奶粉。本報記者 賀瀟 攝

市場流行的高鈣牛奶。
“強化食品”怎么吃?了解自身需求再選“強化食品”
近日,鐵強化醬油引起了較大風波,有益還是有害,吃還是不吃?面對中國疾控中心食物強化辦公室推出的強化食品,公眾仍持有諸多懷疑和不解。而衛(wèi)生部近日則公布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營養(yǎng)強化劑使用標準(征求意見稿)》,對此前的相關標準進行修改補充。
其實,除了此次政府主導的幾類強化食品外,市場上的“強化食品”已“風靡許久”,比如高鈣奶、高鈣餅干、維生素C飲料、高碘蛋、DHA嬰兒配方奶、含鐵餅干等。但到底什么是營養(yǎng)強化食品,你該如何選擇強化食品?而強化食品里營養(yǎng)元素的添加是否有嚴格的標準控制,經常吃這些“強化食品”會造成超標嗎?
針對國人的營養(yǎng)情況,中國疾控中心共向全國推廣了強化碘食鹽、鐵強化醬油、強化維生素A食用油以及強化面粉。面對這些強化食品,近日國內掀起了食用強化食品是否會導致營養(yǎng)素過量的熱烈討論。當人們將視線集中在這四種強化食品上時,卻沒注意到我們身邊早已遍布各種類型的強化食品。
探源
不少強化食品變“補充”為“添加”
雖然我們和強化食品已經有了很多親密接觸,但不少人還是要問,“強化”究竟是個什么意思?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食品安全專家陳君石表示,所謂強化食品,其實就是將人體所缺乏的微量營養(yǎng)素加入一種食物載體,以增加營養(yǎng)素在食物中的含量。這種措施的優(yōu)點在于既能覆蓋較大面積的人群,又能在短時間內見效,而且花費不多,還不需要改變人們的飲食習慣。
陳君石說,我國最典型的強化食品就是碘鹽,國際上通過強化食品改善營養(yǎng)情況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菲律賓就曾在大米中強化維生素B來控制國內腳氣病的發(fā)病率。“菲律賓人一般吃精米較多,而精米制作的過程讓大米表面的維生素B流失,缺乏維生素B使得菲律賓當時腳氣病的發(fā)病率非常高。后來推行了維生素B強化米之后,腳氣病的發(fā)病率驟減。所以強化食品是以補充人體缺乏的營養(yǎng)元素為目標,但目前市場上一些不是國家主導的強化食品也很多。營養(yǎng)元素從針對營養(yǎng)缺乏的補充變成了加強營養(yǎng)的添加,這確實也是個現實情況。”
調查
政府推薦 四類強化食品
碘強化食鹽:不用多解釋,根據目前國民的營養(yǎng)情況,碘鹽中碘的添加量在今年也有所下調。居民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購買鉀強化食鹽和鈣強化食鹽等強化鹽。
鐵強化醬油:主要針對人體缺鐵性貧血以及其它因鐵微量元素缺乏而造成的疾病,適用于兒童、孕婦及其他成年女性。目前北京市大部分超市都有鐵強化醬油專柜,購買很方便。
維生素A強化食用油:針對我國居民膳食結構中維生素A普遍缺乏的情況,采取強化的方式將維生素A溶于食用油中,起到營養(yǎng)強化的作用。維A強化食用油主要針對有偏食習慣的兒童,然而目前市場上維A強化食用油所占的份額很少,不易買到。
“7+1營養(yǎng)”強化面粉:現在大部分人吃精糧比較多,導致存在于谷物表面的維生素B缺乏較多。“7+1營養(yǎng)”強化面粉含7種基礎配方,包括鐵、鈣、鋅、維生素B1、維生素B2、葉酸、尼克酸和一種建議配方維生素A。由于價格偏高,推行存在不少困難。
市場流行 維生素、鈣鋅鐵居多
鈣強化食品:常見的有強化鈣、強化鐵和強化鋅食品。其中以鈣食品最多,市場上多見的有鈣強化麥片、餅干、牛奶以及食用鹽。消費人群主要是兒童、學生、孕婦及老人。
維生素類強化食品:維生素在飲品中添加的最多,尤其是維C,幾乎是果汁飲品成分表中的?,如果珍、橙C、鮮橙多等等都含有大量的維C。最容易受時尚年輕人的青睞。
大豆蛋白強化食品:常見于一些營養(yǎng)蛋白粉食品中,比如強化蛋白米粉、核桃粉等。近期市場上也出現了一批魚蛋白強化食品,消費人群主要是老年人。西方國家還將此類動物蛋白用于強化面包等主食,制成蛋白強化面包。
DHA類強化食品:DHA即二十二碳六烯酸,也被稱為“腦黃金”,是一種對人體非常重要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對嬰兒的智力和視力發(fā)育非常重要。一般多用來強化兒童食品,包括配方奶、營養(yǎng)奶以及各種嚼片等。
微量元素如何“微量補”
“微補”
面對這么多的強化食品,消費者又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強化食品呢?
中國農業(yè)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教授王化琪表示,補充人體微量元素雖然很重要,但過量補充反而會有害身體。嬰幼兒補鋅太多可能降低機體抵抗力而感染其他疾病。成年補鋅太多還易誘發(fā)冠心病、動脈硬化癥等。健康的人體其實對鋅的需求量很低,一旦一種元素過多,就會占了別的元素的“座位”,引發(fā)新的營養(yǎng)不良。
某些商家生產的復合營養(yǎng)強化劑將30種維生素、礦物質集于一體,有時反而難以起到很好的補充效果,所以不同的人群應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不同類型的強化食品。
鐵和鋅很重要
偏食、素食、孩子最易缺
鐵和鋅是人體最易缺乏的兩種微量元素,一是因為這兩種元素的重要性遠比其他元素突出,二是因為它們最易流失。所以大家在生活中要注意這兩種微量元素的補充。
缺鋅:如果人體缺鋅,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皮膚出現粗糙、干燥,還可能會出現皮膚濕疹。因為鋅主要存在于肉類和谷物中,所以有偏食習慣的人、素食者以及糖尿病患者應注意補鋅。另外,學齡前兒童生長發(fā)育的過程中也需要補鋅,這個問題目前已得到普遍關注。
維生素種類多
分清“癥狀”再補充
維生素也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但維生素的種類很多,如何判斷自己究竟應該補什么維生素呢?王化琪說,維生素A、維生素B2、維生素C和維生素D缺乏在我國的人群中較為嚴重,大家也可以根據自己身體出現的一些情況選擇合適的維生素產品,最好還是去醫(yī)院做下微量元素檢測。
維生素A:如果感覺自己出現皮膚粗糙、瘙癢的癥狀;指甲上出現深刻的白線;頭發(fā)干枯;記憶力減退等情況,就應該考慮補充一些維生素A。
維生素B2:如果經常出現口角發(fā)炎以及各種皮膚性疾病如皮膚炎等,則應補充維生素B2。
維生素C:如果經常出現牙齦出血、總是感到疲勞以及抵抗力低下,則應該考慮補充維生素C。
維生素D:對于生長發(fā)育期間的兒童和骨質流失比較嚴重時期的老人來說,適當補充維生素D是非常必要的。
結果分析
鈣攝入過多影響其他元素
中華醫(y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主任委員徐苓:除了孕期婦女對鈣的攝入要求較高外,一般來說,亞洲人成人每天鈣攝入量達到800mg即可滿足人體的需求。
中國營養(yǎng)學會提出的每日可耐受的最高鈣攝入量是2000毫克,若食用過多的鈣強化食品,則有可能超過限量。如果人體攝入鈣的含量過多,則可能會干擾人體對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因此在日常飲食中,攝入鈣的含量并不是越多越好,最主要是要考慮鈣的吸收率。

強化營養(yǎng)面包,在國外也比較流行

添加了維生素的飲料,目前是市場強化食品的主流
測評 示范 “強化達人”小強的一天
早上:“叮鈴鈴”,伴隨著鬧鈴聲,“強化達人”小強的一天開始了。他洗漱完畢,用強化鈣牛奶沖了碗強化鈣麥片,再切片強化蛋白面包,然后邊讀報邊享用他的早餐。
上班:小強精神抖擻地來到辦公室,先喝一杯維C檸檬水,然后開始他一天的工作。
中午:有點餓了,小強從抽屜里取出一塊強化鈣巧克力,看著時鐘等待午休時間的到來。午休時間到了,他打開自己帶來的盒飯,強化維生素A食用油炒好的蔬菜肉絲散發(fā)出陣陣清香,再配上顆粒分明的強化維生素B大米,引得周圍同事大咽口水。
下午:辦公室的白水小強是不喝的,來瓶維C飲料吧。
也許我們沒小強這么夸張,但很多強化食品確實早已遍布于生活中。
計量 你會不會被“強化過頭”?
據發(fā)改委2009年底的數據,中國維生素C企業(yè)發(fā)展勢頭迅猛,如果不加控制,到2012年我國維生素C的產能將遠遠超過全球需求。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國人營養(yǎng)強化食品消費水平。
我們不禁要擔心自己的營養(yǎng)元素攝入是否也會隨著強化食品發(fā)展而越來越多?攝入過多營養(yǎng)元素對身體是否真的有益呢?以下是記者統(tǒng)計的一個人一天之內可能的鈣攝入量,看看你會不會超標?
基礎飲食:根據全國第三次營養(yǎng)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成人每天平均鈣攝入量在400-500mg。
牛奶:純牛奶中鈣含量為100mg/100ml,以每天250ml牛奶為標準,則牛奶的鈣攝入量為250mg。
早餐麥片:鈣強化早餐麥片、核桃粉或米粉中的鈣含量為300mg/100g,以每天攝入100g算則鈣攝入量為300mg。
鈣強化餅干:鈣強化餅干中鈣含量為300mg/100g,以每天200g計算,鈣攝入量為600mg。
鈣片等營養(yǎng)品:鈣片等營養(yǎng)品每天的服用量內一般含鈣500-600mg。
【結果統(tǒng)計】
鈣質來源=基礎飲食(400-500mg)+牛奶(250mg)+早餐麥片/核桃粉/米粉(300mg)+高鈣餅干(600mg)+補鈣營養(yǎng)品(500-600mg)=2050-2250mg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