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圖
“如果親眼目睹這家黑豆腐坊生產出來的臟豆腐,就再也不想吃豆腐了!”近日,有讀者反映,在長沙路和勁松三路交會處一廢棄廠房內,隱藏著一個黑豆腐作坊。本報記者利用9月15日、16日兩天時間進行了暗訪,這個黑作坊內環(huán)境差得令人作嘔:加工間內滿地臭水;生產豆腐的豆子和垃圾放一起;豆腐泡在污水里,用發(fā)霉的筐子盛放;蛆蟲爬、蒼蠅飛……
記者采訪
了解到,這個作坊生產的黑豆腐都流向了附近的市場和小飯店。目前,合肥路工商所執(zhí)法人員已就此進行了查處 。
■市民舉報
廢棄廠房內藏著黑作坊
“勁松三路和長沙路路口附近的廢棄廠房內有一個黑豆腐作坊,環(huán)境非常臟,生產的豆腐根本沒有辦法吃!”近日,有讀者致電本報熱線96663反映。
據家住附近的張先生介紹 ,這個黑豆腐坊存在至少半年多了,半年前他的狗丟了,他來這里找狗的時候意外發(fā)現,有人向外運送豆腐,他打聽后才知道這個廢棄廠房內有人造豆腐。
■探訪遇阻
大黃狗把門見生人就咬
9月15日下午,記者來到長沙路和勁松三路交會處,按照線索人提供的門牌號碼,經過多方打聽,在一個工地廢棄的廠房內,找到了生產豆腐的黑作坊。一名知情人告訴記者,現在黑作坊的人不在,為了不打草驚蛇,記者決定先回去。
9月16日上午,記者再次進入廢棄廠房,聞到一股難聞的氣味,廢棄廠房的墻壁上到處是污垢。整個廠房被分成兩個車間,西面的車間內堆滿了木板塑料等建筑垃圾,在地上還堆放著一大堆沒有任何遮蓋的豆腐渣,發(fā)出難聞的氣味;東面的車間放著幾臺生銹的機器。
正當記者想進入東面的車間時,突然出現一條兇惡的黃狗,朝著記者撲了過來,死死咬住記者的褲腿不放。這時一名女子走了過來,“你們是干什么的?”她不斷打量著記者。“我們是飯店的,想進點豆腐。”當聽說是來進貨的,這名女子放松了警惕,帶記者進入了黑作坊。
■現場直擊
鞋踩著污水濺到豆腐上
黑豆腐坊內污水橫流,氣味難聞,沒有一樣物品是干凈的:加工設備銹跡斑斑,盛豆腐的大鐵桶里有大量臟水,大豆和建筑垃圾混在一起,現場蒼蠅亂飛,用來包豆腐的白布也臟亂不堪,加工豆腐的機器旁邊有大量的蛆蟲來回爬。
“你們用什么來盛豆腐。”“就是這幾個竹筐!”女子指著竹筐說,記者看到,竹筐上面竟然發(fā)霉長毛了,記者在采訪的時候,廢舊廠房天花板上的灰塵不斷從上面落下來,看到眼前的一幕,記者差點吐出來。帶記者進來的這名女子稱,白豆腐送過去以后沒有人能知道這些。
記者看到有些生豆子已經腐爛了,上面還有蟲子。“你們的豆腐在哪里啊?”當記者詢問的時候,這名女子從一個又臟又臭的臟桶里抓了一把豆腐給記者看,由于現場污水橫流,在她來回走的時候腳上的泥沙污水不斷濺到豆腐上,當記者提醒女子注意衛(wèi)生時,她說“習慣了”。
■豆腐流向
主要向小飯店市場供貨
記者以飯店老板的名義與黑作坊的這名女子進行了交談。“我們機器開動后生產多少都沒關系,幾百斤是沒有問題的。”該女子告訴記者。隨后她指著堆積的10多袋豆子告訴記者,這些豆子都是剛進的貨,她們一般凌晨生產早晨送貨,如果需要量大,可以晚上加班生產,保證供給沒有問題。據介紹,黑作坊不僅生產豆腐,有時候還自己到市場上賣,至于每天究竟能產
多少豆腐,這名女子稱不一定 ,要看市場需求和客戶要求的數量。記者在黑作坊內暗訪時,趁著該女子不注意,拍下了黑作坊內臟亂差的照片。
“我天天看到他們用面包車向附近的市場送貨。”在附近做小生意的攤販李先生告訴記者,他一個朋友經常從這個黑作坊進豆腐到附近市場賣,這個黑豆腐坊產量很大,他們一般向附近的市場供貨,有時也向一些小飯店供貨。
■工商查處
執(zhí)法人員被熏得幾次走出來
9月16日中午,記者向工商部門舉報了這處黑豆腐坊,大約半個小時后,合肥路工商所的執(zhí)法人員趕到了現場,這時,黑作坊的男老板已經賣豆腐歸來。執(zhí)法人員要求其出示營業(yè)執(zhí)照,可男子一直默默站著,根本拿不出執(zhí)照,之后,執(zhí)法人員又讓其出示健康證,男子依舊站在原地不動。“這樣吧,你把身份證出示一下總可以吧?”執(zhí)法人員說。“我的身份證沒帶過來,還在老家。”這名男子說。
隨后,執(zhí)法人員對這家黑作坊進行了查處,并一一清算了物品。“大豆10袋,殺泡劑3箱……”一名執(zhí)法人員記錄著,同時另一名執(zhí)法人員對黑作坊的老板進行詢問,并現場做了筆錄。黑作坊的老板介紹,他姓顏,來自江蘇贛榆。“我是從8月份開始干的,之前還有一家人也在干,后來離開了。”顏某說。
執(zhí)法人員依據相關規(guī)定對黑豆腐坊的生產工具以及生產原料進行了查扣。“至于如何處置,我們會進一步調查再做決定。”執(zhí)法人員說。
記者注意到,執(zhí)法人員在現場執(zhí)法時,被熏得幾次走出黑作坊。“環(huán)境如此臟亂,我們也感到很震驚。”執(zhí)法人員介紹說,他們一般都查處一些有門頭的店面,居民區(qū)內的加工窩點他們不是隨意進出的,對于這個隱藏在建筑工地內的黑作坊,他們也是第一次見。
黑作坊老板——
—“環(huán)境是差點兒肯定吃不死人”
記者在現場采訪時看到,黑豆腐坊老板吃住都在這個廢棄的廠房內,在一張桌子上可以看到他吃剩的飯菜,其中沒有豆腐。“平時你吃自己生產出來的豆腐嗎?”記者詢問。顏某介紹說,平時很少吃自己家生產的豆腐,“在這種環(huán)境中生產出來的豆腐能吃嗎?”面對記者的詢問,顏某低頭思索了幾秒鐘后說:“環(huán)境是差點兒,但肯定吃不死人……”
記者還在現場看到,車間里堆積著十幾袋石膏粉和三箱殺泡劑等添加劑,據了解,這些物品如果使用量過多,會對人體有害,當記者詢問如何控制這些添加劑的數量或有沒有科學標準時,顏某稱,他沒有文化,一般都是靠經驗,“加多加少不影響豆腐的質量,到市場賣沒人會問這些,只要顏色好而且鮮嫩就行。”
■小提醒
選購豆腐時過白的別買
該如何挑選豆腐?工商執(zhí)法人員介紹說 ,首先,不要去信譽、衛(wèi)生條件差的路邊小攤購買,因為他們很可能使用黑作坊生產出來的豆腐。此外,在選購時應注意:第一,豆腐顏色應該略微帶黃,如果豆腐過于白,有可能添加了漂白劑,不宜購買;第二,可以仔細聞一下,如果聞到刺鼻的酸味,這樣的豆腐不要買。“好的豆腐應該能聞到豆香氣,而一些好的盒裝內酯豆腐在盒內是沒有空隙的,表面也非常平整,如果表面空隙大,而且起泡的話,在購買時就應該注意了。”執(zhí)法人員提醒。
此外,目前市場上有不少醬色的豆腐干,攤販在推銷的時候稱是用醬油做出來的。“這些豆腐干有些是用一些化學原料泡制的,市民在選購時也應當注意。”執(zhí)法人員稱。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