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某地,一輛旅游大巴被6名匪徒劫持,武警四川總隊反恐特戰(zhàn)隊員立即出動!瞄準射擊,“啪、啪、啪”幾聲槍響,槍槍爆頭,人質安全,危機解除。昨日,在武警四川總隊2010年度反恐骨干比武競賽閉幕式上,武警特戰(zhàn)隊員們上演了一出扣人心弦的反恐作戰(zhàn)演習,現(xiàn)場還原菲律賓人質劫持事件,用狙擊槍狙殺“劫匪”,成功解救人質。全省武警戰(zhàn)士通過電視,觀摩學習了這精彩的一幕。
現(xiàn)場特寫
還原菲劫持案 槍槍打爆“劫匪”頭
“一號狙擊手準備就緒!”“二號就緒!”“三號就緒!”無線對講機里傳來狙擊手的報話聲。6名全副武裝的特戰(zhàn)狙擊手靜靜地趴在狙位上,全神貫注地瞄準目標,早已是人槍合一。
150米外,一輛和菲律賓人質劫持事件中一模一樣的旅行大巴,靜靜地停在草地上。囂張的“匪徒”劫持著人質,把人質作為“肉盾”,露出半邊腦袋,和武警特戰(zhàn)隊員們對峙著。
“一號狙擊手射擊!”隨著現(xiàn)場指揮果斷的一聲令下,一號狙擊手輕輕扣動扳機,狙擊槍槍身微震,一發(fā)子彈破膛而出,命中目標,“爆頭”!“二號”、“三號”……狙擊槍不斷噴出火舌,兩發(fā)、三發(fā)……六發(fā)子彈全部命中目標,槍槍爆掉“劫匪”的腦袋。
從第一聲槍響到最后一個“劫匪”被子彈轟掉半個“腦袋”,用時不到一分鐘。這場模擬菲律賓人質劫持事件,已被武警特戰(zhàn)隊員成功處置。
對話反恐專家
菲人質劫持事件處置 入門課沒過關
錯過兩次狙擊時間 菲警方咋保人質安全?
“菲律賓人質劫持事件處置,是反恐入門課。”曾在武警成都指揮學院擔任5年戰(zhàn)術教官的武警四川總隊司令部參謀黃曉平,現(xiàn)場為記者解讀菲律賓人質劫持事件處置失敗原因。而對于四川武警特戰(zhàn)隊員的反恐實力,黃曉平信心十足。
鐵錘砸窗
最不可饒恕的低級錯誤
記者:菲律賓人質劫持事件處置中的失敗之處有哪些?
黃曉平:11個小時,失敗的反劫持處置,應該說菲律賓人質劫持事件是全球反恐案例中最失敗的。第一,現(xiàn)場指揮混亂。解救人質的現(xiàn)場指揮員一定要思路清晰、判斷果決,狙擊或者突擊的戰(zhàn)機轉瞬即逝,指揮員不到位是最大的失;第二,菲律賓警察的個人能力和素質太差、對裝備選用失當。當警察試圖突擊進入大巴的時候,是不能使用催淚彈的,因為催淚彈不能讓匪徒喪失行動能力,反而會讓匪徒狗急跳墻;第三,菲律賓反恐裝備不齊全。突擊進入大巴時,可以有爆破等無數(shù)種方法,鐵錘砸窗是讓人印象最深、最不可饒恕的低級錯誤。
拒絕匪徒要求
增加了人質的危險
記者:劫持事件中,有哪些關鍵的時間點沒有處理好?
黃曉平:第一,劫持事件發(fā)生后,應第一時間對現(xiàn)場態(tài)勢進行控制,而菲律賓警方卻沒有完成這極為重要的第一時間處置,可以看出菲律賓警方對劫持人質反恐戰(zhàn)法的研究很不到位,打了一場無準備之仗;第二,拒絕匪徒的要求,從心理戰(zhàn)術上講,拒絕匪徒要求,無疑會激怒匪徒,增加人質的危險;第三,錯過兩次狙擊時間。對于人質劫持事件的處置,人質的安全是第一位的,一旦有機會擊斃匪徒就必須當機立斷,更不用說這種機會還有兩次。
四川武警展開反劫持公交演練
停尸房內練膽 特戰(zhàn)隊員確保完美反恐
記者:劫持事件對四川武警有何啟示?
黃曉平:在菲律賓人質劫持事件之后,武警四川總隊立即下達指示,要求各支隊加強處置劫持公交車事件的研究,并針對性地制定了反劫持戰(zhàn)法,從封鎖控制、偵查、狙擊、突擊、排爆等專業(yè)入手,每個專業(yè)制定出幾套到十幾套戰(zhàn)法,并在平時訓練中加強實戰(zhàn)演練。比如,我們在訓練中將隊員放在停尸間里練膽,從心理上破除他們的畏懼;狙擊手射擊時,在一旁放高音喇叭、制造槍聲,營造一種喧鬧的環(huán)境,訓練狙擊手排除一切干擾,槍槍命中。
記者:如果發(fā)生人質劫持事件,四川武警將如何應對?
黃曉平:反恐作戰(zhàn),我們做到了裝備上車,隨時可以出發(fā)。武警特戰(zhàn)隊員都是千里挑一的,以狙擊為例,狙擊難度很大的隔窗射擊目標,200米外狙擊手的狙擊誤差不超過5厘米;突擊進入樓房時,3秒內,突擊隊員必須一氣呵成地完成判斷匪徒位置、舉槍、瞄準、射擊。不管發(fā)生怎樣的突發(fā)事件,武警特戰(zhàn)隊員都將在確保人質安全的情況下,協(xié)調狙擊、破拆、突擊等反恐作戰(zhàn)方式,在最短時間內漂亮地處置!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