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正在用鎬鍬挖開涵洞,自行解困
由于近日連續(xù)降雨,濟南南部山區(qū)多處形成的小規(guī)模的山洪,給村民生活帶來很大影響。昨日上午,位于歷城區(qū)港溝街道辦事處燕棚窩村,由于山洪下泄不暢,泄洪通道附近居民被山水圍困,部分民房儼然成了水上孤島。所幸截至昨日下午,港溝街道辦事處安排挖掘機打通泄洪通道,解除了危險。
[ 現(xiàn)場 ]
清晨山水“圍城”兩棟民房成孤島
昨日上午10點,記者趕到了燕棚窩村,該村位于旅游路以南的大山之中,一條泄洪溝從南山下來,向北通向小清河,燕棚窩村就在這條泄洪溝的旁邊。在村頭,就能聽到嘩嘩的山洪一路向北淌去。沿著泄洪溝,記者在村南找到了兩棟被圍困的民房。其中一棟民房就建在泄洪溝旁邊,積水已經(jīng)把這座農(nóng)家大院包圍,只在墊高的門口還可通行。另外一棟也是建在低洼地段,大院旁邊都是積水,積水最深處也有一米多。
居民王大爺告訴記者,前一天下了一天的雨,晚上就聽到山洪沿著泄洪溝滾滾而來,而在昨天早上,發(fā)現(xiàn)地下室的水都已經(jīng)超過了一米五。而墻外的泄洪溝也已經(jīng)滿槽,洪水從泄洪溝里漫出來,包圍了他和鄰居家。“雨已經(jīng)泡了一天了,我們擔心再泡一天,地基就垮了。”看著一直沒有退去的積水,王大爺擔心地說。
[原因 ]
泄洪通道遭卡脖 涵洞只有60厘米
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整條泄洪溝大約有兩米寬,最淺的地方也有一米深,但是就在王大爺家跟前,泄洪溝被一條上山的石子路攔腰截斷,馬路下面只留下了一條直徑大約60厘米的涵洞,王大爺告訴記者,就是因為泄洪涵洞太小,泄洪不暢,所以這條高出旁邊很多的馬路成了大壩,他家宅基地所在的洼地成了水庫。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涵洞上游的山洪慢慢上升,可是下游的水量卻一直沒有變化。而涵洞里面似乎被堵了一部分,下游出口處只有一半的水量。
王大爺告訴記者,當初修路時本來是計劃修建一座橋,但是因為修橋施工期長影響出行等原因,后來采取了折中方案,掩埋涵洞,盡快通車。王大爺認為是修路偷工減料,造成了這次事故。
[解困 ]
挖掘機急救場 泄洪通道將改造
事發(fā)后,燕棚窩村村委向街道辦事處做了匯報,不久街道辦分管干部查看了現(xiàn)場,并要求村委會盡快安排挖掘機疏通管道,而在此之前,村民自己動手用鍬鎬挖開了部分路面。但是路基堅硬,進度很慢。昨日下午兩點左右,有車輛運來一批直徑一米左右的水泥管,隨后一輛挖掘機趕到了現(xiàn)場。這個大家伙的到來,讓大家精神頓時一振,相信馬上就會解決問題。村委會杜主任表示,要趁著這次疏通管道的機會,將在原有涵洞基礎(chǔ)上,再加上一道管徑較大的通道,確保排水順暢。昨日傍晚,記者獲悉泄洪通道已經(jīng)打通,王大爺家周圍的積水已經(jīng)退去,地下室積水也正在回落,兩棟民房暫時沒有了危險。
[ 警醒 ]
安全意識淡薄 泄洪道上建房
盡管危險已經(jīng)解除,但是事情還沒有結(jié)束,兩棟民房中,靠近泄洪通道的要被拆除。記者了解到,近期降雨增多,南部山區(qū)水量增大,雖然因此南山景色增色不少,但是大量的山水下泄對于下游河道和水庫都造成了不小的威脅,同時許多安全隱患也都暴露出來。
港溝街道辦事處的有關(guān)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多年來南山降雨量都不大,在降雨偏少的年份,有些河道都干枯了。這種狀況讓許多村民忽視了山洪的危險,部分村民不顧安全隱患,像王大爺這樣,將房子建在泄洪通道上。燕棚窩村委會杜主任告訴記者,王大爺家違規(guī)建房,為了行洪安全,可能要被拆除。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