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趙鵬成為智聯招聘的COO之后,雷衛(wèi)明很快與趙鵬站到了同一個陣營中。而抵觸激化即呈現在趙鵬接手公司CEO之后。
由于公司事跡不佳,2009年8月,劉浩發(fā)布辭去智聯招聘CEO的職位,由COO趙鵬接替。市場總監(jiān)出生的趙鵬一上馬,就決定一改劉浩時代智聯鋪天蓋地廣告宣傳策略,轉而更加強調銷售業(yè)務本身。
2006年,智聯招聘獲得了澳大利亞Seek公司的投資,Seek以2000萬美元的價格購得了智聯招聘25%的股權。在首次獲得了 Seek 2000萬美元的注資后,智聯將大筆資金投入市場營銷方面。
“當時每個員工都像打了雞血一樣高興,大家幻想著有一天智聯能在華爾街上市!毙旆颊f。當時智聯在市場上大做廣告,請黃健翔、徐靜蕾做代言人,一時間電視、廣播、地鐵燈箱、互聯網上到處都是智聯的廣告。
2008年智聯又獲得了Seek公司2億美元的投資,當時劉浩曾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說:“我們并不急于上市,而是盼望能把智聯招聘盡快做成范圍最大的企業(yè),這也是投資人盼望看到的成果。”有業(yè)內人士估算,僅2008年1年,智聯的廣告費用就多達2.7億元國民幣。
不過,在大范圍投入之后,那一年銷售部門卻并沒有表現出更好的事跡,有銷售部工作人員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銷售越來越不好做,要不斷開發(fā)新客戶,但新客戶在哪里卻不明白!敝锹撜衅傅淖畲蠊蓶|Seek公司的一份財報顯示,智聯招聘2008財年的虧損額約為1.185億元國民幣。2009財年的虧損額高達1.7億元國民幣。
而在趙鵬上任后,一系列“去劉”政策被相繼推出,包含專門成立了電話銷售組,著重開發(fā)中小企業(yè)新客戶,壓縮廣告投放等。
“新老政策分辨觸動了不同人的利益,導致實行有問題,”上述銷售部人員說,“雷衛(wèi)明在銷售部很多年了,老員工跟著雷,然而銷售部人員流動很大,新人大多跟著羅,F在的兩隊高管互相開除對方,其實是抵觸積蓄已久的產物。”
決裂的管理層與履行層
外界猜測這場人事地震或因當年劉浩時代的“總” 們與趙鵬時代的“總”們間的不和導致的,但是智聯招聘銷售部人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這樣的結論并不正確。它實際是以趙鵬為代表的公司履行層與公司董事會對公司發(fā)展方向和模式的分歧造成的。
智聯招聘的前身Alinance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做獵頭起家的。1997年智聯開端涉足在線招聘業(yè)務,是三大招聘網站(中華英才、51JOB、智聯招聘)中最早開端從事在線招聘業(yè)務的公司。然而經過十幾年的運營,狀態(tài)卻一直堪憂,從2000年的第一筆投資至今,累計已經獲得 5次投資的它,卻始終未能實現全面盈利。
2006年,澳大利亞Seek公司以2000萬美元的價格購得了智聯招聘25%的股權,之后又不斷注資達到2億美元。Seek公司2009年年報顯示,截至2009年6月30日,Seek公司擁有了智聯招聘56.1%的股權,而2008年年報中,這一數字是34.7%。
而智聯招聘股權結構也由2008年,Seek公司、澳大利亞投資銀行麥格理及劉浩個人的持股比例為4∶3∶3,變成了 2009年的Seek公司占絕對的控股的地位。由于Seek這部分股權基礎是購入劉浩部分所得,因此劉浩在智聯管理層的地位呈現弱化,進而導致了真正懂得公司運營的人遠離公司管理核心。
近期,董事會對履行層的不滿體現在公司上市問題上。
趙鵬在“第四封信”中暗指,“關于‘阻礙公司調劑法律架構,妨礙公司上市打算’,作為高管中持有期權最多的人,(我)不會阻礙公司上市打算!
事實上,智聯招聘討論上市已經是曠日持久的事。公司上市的前提是要全面盈利,雖然趙鵬在給全部員工的郵件中說到,智聯招聘在2010年迎來了盈利的曙光,但是這已經不能轉變投資方對他的不滿。
人力資源網站的人力資源亂局
“我對公司真是沒啥信心了!毙旆济靼椎赜浀,2008年年底,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智聯招聘的日子極不好過,當時公司曾進行過一場悄無聲息的裁員。“那時候正值年底,大家休年假的比較多,也有提前回家過年的。我們常?茨硞同事離開,此后就再沒有回來,不久才知道是被開除了。”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