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盧玉鴿/報道
本報訊 昨日,記者了解到,原定于25日在北京市朝陽區(qū)法院一審開庭的騰訊訴360不正當競爭一案,延期于12月中旬開庭審理。騰訊方面表示,延期的原因是“360因舉證困難”,360方面則表示延期開庭的原因是要“追加證據(jù)”。
據(jù)悉,在早些時候的“3Q大戰(zhàn)”中,騰訊就起訴360不正當競爭,稱360推出隱私保護器行為是對其的一種誣蔑,除要求360連續(xù)3個月道歉外,還要求賠償400萬元。該案件被北京市朝陽區(qū)法院受理,并計劃11月25日9時開庭。對于此次的延期開庭,“360因舉證困難要求延期開庭,法院已同意延期于12月中旬開庭審理。”騰訊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我們期待法院早日作出公正裁決。”
360相關負責人則表示:“近期雙方交換了一次證據(jù),對方新提了若干證據(jù),我們也需要追加證據(jù),所以申請延期,這在民事訴訟中是很正常的流程,另外,近期因工信部公布了初步處理意見,并組建了工作組深入調查,所以我們希望對紛爭低調應對,相信司法機關最終會作出公正的裁決。”
對于此次庭審的延期,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研究員張樊認為,對于過去一個月讓社會廣泛關注的3Q大戰(zhàn),雙方各執(zhí)一詞,到底雙方有沒有構成不正當競爭、有沒有侵犯名譽權,本該盡早讓司法機關來裁判。10月14日,騰訊正式起訴360不正當競爭;近一個半月后,法院的第一次開庭,360方面申請延期。360如果輸了官司,必然上訴,等到最終二審終身判決生效。少則幾個月,多則半年、一年。在實際訴訟過程中,普遍存在一方當事人故意拖延審判時間,從而來拖垮對方當事人的方法作為訴訟策略來使用。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