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請函:《陽光》入圍第52屆威尼斯主競賽單元
《陽光》主創(chuàng)與意大利引薦人在電影節(jié)會面:馬可-穆勒(后來的威尼斯主席,左二)、文雋(左三)、香港投資方曾先生、姜文
“請回復(fù)�。。�!急急急”這是距離第51屆威尼斯電影節(jié)開幕還有一周時,姜文從東京發(fā)給制片人文雋傳真的第一句話。后人可能想象不到,如今霸氣外露的姜文也曾遭遇過這等尷尬時刻。其實這幾乎是他當(dāng)時每一天的生活寫照。
或許這也是為什么姜文總不愿多聊《陽光燦爛的日子》,總懶得理會影迷們“出碟再版”的各種請求�;蛟S姜文在這部電影身上消耗的精力與體力已經(jīng)到了“回憶一次就累一次”的地步,而這部經(jīng)典如何被捧上了國際舞臺的過程,也就成了一個有待揭開的謎團。今天《陽光燦爛》在水城再次上映,我們試著找尋當(dāng)時姜文的威尼斯處子秀,也試圖還原這部電影由選片到獲獎的參賽始末。
倉促確定——
法國制片人拿“槍版”薦片
姜文不知威尼斯門朝哪開
了解《陽光燦爛》幕后的影迷都清楚,這部電影在拍攝后期遇到的資金問題非常大:“前投資方撤資、新投資方觀望”;姜文不僅要繼續(xù)指揮劇組,而且還要四處討錢拉投資。就在拉投資的過程中,原著小說作者王朔向姜文推薦了一個法國制片人Jean-Louis Piel,他在看完片后除了寫下著名的“33條”意見書,還非常樂意解決《陽光燦爛》所面臨的后期制作問題,這位和奧斯卡得主米哈爾科夫等人都有過合作的制片人答應(yīng)替姜文去歐洲托關(guān)系找人,只要先給盤帶子裝上《陽光》正片就好。
然而,劇組當(dāng)時窮的連轉(zhuǎn)帶子的錢都沒有,姜文沒辦法,只好用家庭攝像機愣是對著剪輯機的畫面拍了十多分鐘,然后把這么一個“槍版”視頻交給了Piel,“是,當(dāng)時我根本沒抱希望�!苯幕貞浀�。但很快,這位頗有神通的Piel聯(lián)系上了金棕櫚得主、德國名導(dǎo)施隆多夫,后者居然幫姜文安排到自己老家——柏林貝克斯伯格制片廠做混錄。
就在德國混錄工作的第一天,姜文接到了一個來自羅馬的電話,對方介紹了一下自己,然后很高興的對姜文說“你的片子入圍了威尼斯電影節(jié)!”姜文卻幾乎沒有反應(yīng),他直接把事情推了回去“我這片子還沒混錄呢!”對方說“沒混錄就選你們,難道不是更應(yīng)該祝賀?”就這樣,《陽光燦爛》在還沒開始混錄的時候就確定要參加威尼斯電影節(jié)了。至今,姜文想起來仍覺得不可思議。
姜文覺得自己可以把《陽光》拍完便已經(jīng)完成了一件天大的事兒了,更別說去參加最好的電影節(jié):在這之前我連威尼斯的門朝哪兒開都不知道。而沒有做好后期就去參加頂級電影節(jié),這在影史上也僅有科波拉的《現(xiàn)代啟示錄》等幾次破例的情況出現(xiàn)。另外,姜文至今也不明白:到底是文雋和舒琪(男)將他們初剪版的帶子送給威尼斯而使《陽光》被選,還是說給法國人那十分鐘“槍版”就讓“陽光”燦爛了一回呢?
下一頁
空降水城 姜文糾結(jié):訂哪家航空最省錢?
(編輯:汀)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