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臺灣導(dǎo)演鈕承澤受邀做客某時尚雜志,大聊特聊有關(guān)電影《艋舺》的幕后故事。
我是鈕承澤,我生長在臺灣,但是我被稱為外省人,因為我是紫禁城里鈕祜祿氏的后人。我熱愛導(dǎo)演事業(yè),我愛好走進電影演出一兩個角色,這些角色并不能代表我,但是我的電影是真正而完整的我。
我不是來販賣暴力的
你有沒有看過《艋舺》 ?沒看過啊,我很開心,因為看過也只是非法道路,盜版盤怎么看得清真正的內(nèi)容?我這次來內(nèi)地不是為了宣傳《艋舺》,就是想過來交更多的朋友,聊聊大家心里都在想什么。
誠實說我也不知道《艋舺》何時在內(nèi)地上映,我當(dāng)然盼望更多人看到完整的它,現(xiàn)在還沒有得到任何通知,但是如果被請求刪改,我也必定會遵照內(nèi)地的制度和規(guī)矩。實際上《艋舺》在臺灣上映時也并非完整的,剪掉了很多情感戲,如果可能,我會在內(nèi)地版參加那些戲份,所以說不定最后內(nèi)地版更加完整一些!
《艋舺》之于男人,是《Sex and the City》之于女人
因為對男人來說,黑幫某種程度上是武俠世界的延伸和現(xiàn)實化,我們天生會對這些內(nèi)容感興趣。很小的時候看了《教父》,心生憧憬。在黑道里的人,他們有一種非常奇特的價值觀,經(jīng)常為自己的利益而不惜損害別人,他們隨時處在一種“沒有明天”的狀態(tài)中。正是這種奇特,對一個電影人來說,形成了一個很好的講故事的空間,以及一種特有的戲劇張力。在這個空間中,我們能夠看到人的卑鄙、兇殘、就義、柔情,以及很多極端的情感。這些放在一部電影面前,難道不是一種誘惑?所以《艋舺》之于男人,就好像是《Sex and the City》之于女人,里面有我們欲罷不能的東西。
關(guān)于鈕承澤的一些小事
有一些小事,我總是樂在其中,有時我感到它們才是除了電影以外,我生活的本質(zhì)。
比如我很享受跟我的貓在一起的時間。我有兩只貓,都是路上撿來的。一只是在拍《土司男之吻》時撿到的,那么多年來,它從未拋棄過我,即便我被眾人鄙棄,它也始終和我在一起。還有一只是拍《艋舺》時撿到的,以前從不感到自己是個養(yǎng)貓的人。而現(xiàn)在很慶幸,如果沒有它們,我的生活將失去多少快活。
我還愛好騎腳踏車,曾經(jīng)騎著它圍繞過臺灣,也藉著“尋找美食”的招牌,從巴黎騎到法國的另一個城市。更多的是,我愛好像這樣有陽光的午后,騎著腳踏車在臺灣的街道上閑逛,看看哪里開了新店,哪里產(chǎn)生了變更。
我愛好愛好紅酒和美食。對紅酒……簡直難以描寫它在味蕾間帶給人的享受,馥郁在唇齒間的芳香,我真的是熱愛。信任只有愛酒的人能夠領(lǐng)會。
無論多忙,我必定要保持瀏覽。臨睡前必須看書,否則晚上會睡不著。早起上廁所的時候也必須看書,否則感到那段時刻簡直太無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