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業(yè)內人士認為不應高估“小 QFII”推出對于A股的影響,但新增基金開戶數(shù)走低、社;疬M步國內股票投資比例、產業(yè)資本紛紛入市等種種跡象預示著A股市場已逐漸進入底部區(qū)域。實際上,QFII在2002年啟動并在2005年擴容時都趕上了A股的低位,而且在接下來的市場反轉中獲利頗豐。那么,即將推出的“小QFII”是否也會效仿QFII“抄底A股”?
博時新興成長基金經理劉彥春表現(xiàn),市場已進入筑底階段,下半年市場投資機會好于上半年。“從估值上看,A股市場已回落至相當?shù)偷某潭。以金融股為例,按照市場一致預期,銀行股2011年市盈率多數(shù)已降至6-8倍區(qū)間,市凈率程度也接近歷史低位。”而在流動性方面,劉彥春認為,由于今年季度間信貸投放相對均衡,因此下半年特別是四季度流動性會比往年寬松。此外,市場的持續(xù)下跌會逐步下降上市公司的再融資意愿,從而在資金供求關系方面有利于市場企穩(wěn)。
在港中資金融機構摩拳擦掌
□本報記者 錢杰 余喆
“小QFII”的整體范圍雖然不可與A股市場范圍同日而語,但對于在港的中資券商和基金公司來說,這是一塊十分誘人的“蛋糕”。
積極備戰(zhàn)
“如果這個制度能夠推出,對我們這些在港的中資券商來說確定是一大利好!倍辔幌愀壑匈Y券商的負責人在接收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都表現(xiàn),十分等待“小QFII”的放行。他們都認為,這將大大加強中資券商在香港的競爭力。據中國證券報記者懂得,目前大部分中資券商在香港的盈利重要來自經紀業(yè)務,資產管理業(yè)務對事跡的貢獻微乎其微。這一方面是因為中資券商在港銷售渠道少,另一方面是因為品牌著名度不高,對港股市場的懂得不如外資大行。
“我們的母公司在內地有強盛的投研團隊,對A股的懂得明顯超過外資券商,所以我們推出的國民幣基金產品確定比QFII有優(yōu)勢。”國泰君安國際的一位負責人十分自負地表現(xiàn)。他介紹,國泰君安國際早已向證監(jiān)會提交了開放國民幣QFII產品的建議,公司目前已經儲備了不少有意投資A股的國際客戶,各方面籌備都比較充分,只要監(jiān)管層一開閘,國泰君安國際馬上就能推出國民幣投資產品。
除國泰君安國際外,年初收購了大福證券的海通香港也是最有實力推出國民幣產品的中資機構之一。大福證券去年底已獲得香港證監(jiān)會的發(fā)行公募產品批準,也是金融海嘯之后香港監(jiān)管部門批出的唯一公募產品。海通(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與大福證券團體于今年3月完成業(yè)務整合,5月以來雙方工作人員實現(xiàn)共同辦工,而資產管理業(yè)務正是海通香港籌備重點出擊的業(yè)務。
步調不一
當然,在迎接“小QFII”的籌備工作上,在港中資券商的步伐明顯不一。以國泰君安國際為代表的券商系證券公司明顯跑在前面,而交銀國際、農銀國際等銀行系證券公司尚沒有資產管理業(yè)務或公募產品發(fā)行牌照!拔覀儸F(xiàn)在只能發(fā)行私募基金,還沒有申請到公募基金的牌照,就算現(xiàn)在向香港證監(jiān)會申請,最快也要3-6 個月才干批下來!币晃幌愀壑匈Y券商的負責人向中國證券報記者坦言,公司跑得比較慢,恐怕喝不到“小QFII”的“頭啖湯”了。
在港中資基金公司同樣看中“小QFII”推出帶來的發(fā)展機會。目前,華夏、嘉實、南方、大成等多家基金公司在港設立了子公司,嘉實基金收購了德意志資產管理公司的在港業(yè)務。但由于進入香港的時間較晚,在客戶儲備、產品籌備等方面的工作整體落伍于中資券商,在港中資基金公司發(fā)行的產品數(shù)量有限,而且以私募性質為主,整體看還處于起步階段。不過,國內基金公司在A股投資方面的實力是其最大的優(yōu)勢,華夏、易方達、南方等公司都在國內建立了宏大的投研團隊,積累了豐富的投資經驗。消息人士流露,大成和南方基金的香港子公司有望入圍首批“小QFII”試點。
□本報記者 錢杰
26日下午兩點,香港人阿珠從羅湖口岸過境,直奔深圳羅湖商業(yè)城里的建設銀行羅湖商業(yè)城支行,把手頭的幾萬港幣全部兌換成國民幣存了起來!般y行推出的一款國民幣理財產品年收益率達3% 呢,我籌備買一點,這可比把港幣存在香港劃算多了。”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