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5日, 野村證券中國區(qū)股票研究主管吳海鋒在京表示看好2011年的中國股市,并預期2011年股市整體的上升潛力超過20%。
吳海鋒認為,2011年是非常有意義的一年。作為中國“十二五”的第一年,中國股市在1991年開始到2011年完成了20年的周期。同時,2011年又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所以2011年會是充滿著激動、挑戰(zhàn)和機遇的一年。
他分析說,繼2009年的反彈和2010年的盤整之后,2011年中國股市的前景頗為樂觀。從驅動力來說,一是今年整體的中國公司的盈利將有20%以上的增長,總體經濟向好,預測今年中國的GDP增速在9.8%左右,對公司的經營環(huán)境是一個非常有力的支持。二是市場目前的估值并不貴,平均13倍的市盈率與過去十年的均值相當,整體看沒有特別的超買跡象,這種情況下盈利的增長最終應該可以驅動整個股市的上升。
他認為,盈利前景的改善且凈資產收益率高的行業(yè)將有最好的表現。綜合行業(yè)基本面、估值和動能變化等因素,網絡游戲、房地產、消費品、銀行及石油燃氣行業(yè)最為看好。同時,七大戰(zhàn)略性新興行業(yè)將在2011年開始進入黃金發(fā)展期。政府預期這七大行業(yè)的生產附加值將在2015年占GDP總額的8%,2020年占到15%。而相關數據顯示,2009年銀行和保險業(yè)合計僅占5%,與房地產占比差不多。
他表示,今年最大的下行風險可能來自于通貨膨脹。歷史研究顯示,通脹持續(xù)高于預期時市場會經歷短期調整,CPI見頂回落時市場則會重拾升勢。而在貨幣政策收緊和控制物價措施的作用下,任何一輪的股價下跌都是買入機會。
另外,2011年的流動性也足以支持目前的市盈率水平。預期2011年銀行新增貸款約8萬億元,相當于M2貨幣供應量同比增長約18%,高于過去十年歷史均值17.6%。而且,預期會有更多的流動性從發(fā)達市場流入新興市場以尋求更高回報。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也會進一步推動這類資金的流入。預期2011年會有四次加息,并三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還有可能出臺包括貸款額度控制在內的更多行政措施,而這些舉措一開始實施時所導致的股價下跌也代表了買入機會。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