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珠海元盛的5家股東中,接近半數(shù)都是其上游公司,且都與公司存在過關聯(lián)交易,這是公司IPO折戟的重要原因之一。
9月13日,珠海元盛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珠海元盛)創(chuàng)業(yè)板首發(fā)申請被否。
業(yè)內人士分析,上游公司扎堆持股而引發(fā)的關聯(lián)交易,以及港資股東股權轉讓異;蚴侵楹T⒋舜蜪PO折戟的兩大硬傷。
上游公司扎堆持股
2002年,珠海億盛、新迪公司、中山市立順絲印材料有限公司(中山立順前身)、湖北省化學研究院(華爍科技前身)、深圳暉寧達電子有限公司(下稱“暉寧達”)、美國IPC CAL FEXL INC。公司(下稱“美國IPC”)及劉延治(中國臺灣籍)七位發(fā)起人出資設立珠海元盛。
在陸續(xù)經(jīng)歷多次股權轉讓后,珠海元盛僅剩珠海億盛、新迪公司、元盛科技(香港)有限公司(下稱香港元盛)、華爍科技和中山立頓五位法人股東,分別持有公司56%、13%、12%、10%、9%的股權。其中,華爍科技和中山立頓均為印制電路板行業(yè)的上游公司。
2007、2008兩年,華爍科技與珠海元盛發(fā)生的關聯(lián)采購金額分別為0.05萬元和1.15萬元。2007年至2010年1-6月,中山立順與珠海元盛,發(fā)生的關聯(lián)采購金額分別為174.78萬元、167.37萬元、198.16萬元和109.63 萬元。
事實上,與公司存在“曖昧”關系的不僅是上述兩位法人股東。公司創(chuàng)立時的臺灣籍股東劉延治背后正是公司第一大原料供應商昆山臺虹的母公司——臺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臺虹科技)。
2002年11月,劉延治以3000元美元出資,作為發(fā)起人股東持有公司1%的股權。劉延治為臺虹科技內部人員。而2007年到2010年上半年,臺虹科技及其子公司對珠海元盛發(fā)生的采購金額總和分別占其采購總額的22.40%、23.92%、27.52%和24.88%。
投行人士表示,與上游公司的“曖昧”關系正是公司被否的重要因素之一。上游公司持股為雙方獲得潛在利益埋下了伏筆。公司上市前,為了達到發(fā)審委要求的相關指標,可能協(xié)同上游公司一起對財務數(shù)據(jù)和經(jīng)營情況進行造假。上市后,如果遇到行業(yè)波動導致業(yè)績不佳,企業(yè)又存在與上游公司一起做業(yè)績的嫌疑。珠海元盛的五家股東中,接近半數(shù)都是其上游公司,且都與公司存在過關聯(lián)交易,這是公司被否的重要原因之一。
神秘港資股東上演股權騰挪術
2004年起,暉寧達、美國IPC和劉延治三位原始股東紛紛將手中的股權全數(shù)轉讓,股權受讓方是二股東新迪公司控制人雷振明手下另一家公司元盛科技(香港)有限公司(下稱香港元盛)。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元盛似是專為收購公司股權而來。預披露資料顯示,香港元盛于2004年12月成立,但成立前一個月,香港元盛就已與暉寧達簽訂了股權轉讓協(xié)議。此后,香港元盛又先后兩次從中山立順手中獲得了珠海元盛總計10%的股權。
記者注意到,上述4次股權交易均以原始出資轉讓,但由6位公司核心高管組成的大股東公司珠海億盛卻沒有出手受讓,其更聯(lián)合其他三位股東申明放棄優(yōu)先購買權,為香港元盛持股開綠燈。蹊蹺的是,距上述股權轉讓僅一年時間,珠海億盛突然火速以2.21倍的溢價分別從中山立順、新迪公司和香港元盛手中受讓1%、2%和8%的股權。
此間,香港元盛先后四次以原始出資平價持股,之后又以2倍多價格賣給大股東,一來一去凈賺20余萬美元。
珠海億盛為何多次“孔融讓梨”甘愿將肥水流入外人田,又在之后高價購入股權為他人做嫁妝?香港元盛又有何背景屢屢優(yōu)先受讓公司股權?
香港元盛注冊資本只有1萬港元,香港人雷振明持有其45.83%的股權,而新迪公司也是雷個人獨資的公司。2007年10月之前,珠海元盛部分產(chǎn)品均通過新迪公司采用“深加工結轉”貿(mào)易模式間接出口,其是公司對港貿(mào)易的關鍵樞紐。
由此看來,兩家神秘港資股東在公司中的地位頗為重要,那么其實質控制人雷振明又是何來歷?
預披露資料顯示,雷振明通過控制新迪公司和香港元盛合計持有公司18.5%的股權,地位僅次于六位高管共同持股的珠海億盛。但雷振明的資料極簡單,其曾于1972年至1978年在潼湖華僑農(nóng)場工作,1979年移民香港定居和工作,并非FPC行業(yè)人士,也未同大股東有直接聯(lián)系。
投行人士分析,香港元盛在珠海元盛股權受讓時表現(xiàn)異常,大股東高價向其購買股份更有利益輸送的嫌疑,這些都讓人對港資公司背景產(chǎn)生懷疑,這也是公司被否的重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除新迪公司和香港元盛外,雷振明還持有深圳勤本電子有限公司(下稱勤本電子)30%的股權。勤本電子成立于2004年6月,深圳市譽勤電子有限公司持有70%股權,而譽勤電子則是臺灣Econn公司大陸全資子公司。
而勤本電子是Econn旗下主營PFC和USB連接器的企業(yè),其英文名為Chin BAN Electronics Co,正是珠海元盛重點發(fā)展的12大客戶之一。雙方從2008年起,簽訂了有效期為3年的供貨協(xié)議。
由此,雷振明在持有買方勤本電子30%股權的同時,又在賣方珠海元盛擔任重要股東。而珠海元盛和Chin BAN Electronics Co之間則是一條隱藏至深的關聯(lián)交易鏈。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