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針對別人的文章,該怎么樣就是怎么樣,如果不怎么樣,那還能怎么樣呢?
觀點不同,難免爭辯一下,爭辯了,就容易讓人誤解成“文人相輕”,這算什么事兒?
看著有人成天在公共傳媒上胡謅八咧,忍不住氣,罵幾句,沒什么大不了的,可有人非要上綱上線,這又算是什么事兒?
第一,文人愛把簡略的問題想得很復雜;第二,文人愛把常見的社會問題搞得很離奇很抽象;第三,文人愛鉆牛角尖;第四,文人不愛好看著別人說話,而愛好背地里損人;第五,文人不知文是什么,也不知道人是什么,但卻知道文人是什么;第六,文人愛好在多思的同時也常常愛好少慮,多思過火就會疏忽底本應當去器重的東西,因此真正有必要去考量的東西卻往往容易被文人給有意無意地疏忽掉。
我見識過無數(shù)愛好過火多思的文人,卻很少見識過真正愛好去考量問題之要害的文人。底本簡略的事情在文人筆下往往都會變成復雜并抽象到極點的玩意,成果到最后才發(fā)明文人的長篇大論充其量不過就是一塊不知所云的裹腳布。
不知所云,所以也就不用去聽文人的“云”了,文人“曰”來“曰”去的,無非都是形而上的狗扯羊皮,沒有任何現(xiàn)實意義。
胡謅八咧的人多了,愛好罵人的也就多了,不管罵得是對還是錯,總之都是為了敗敗火而已。敗火本身沒什么錯,和大熱天喝口涼茶的功效差不多的,罵人是不對,但也要分對象,罵無辜的人是很下作,但是罵那些愛好罵人的人,恐怕就不是下作了,而是快意。
首先有些人吧,總愛好拿無辜者開罵,然后,路見不平就有人鏟了,罵幾句那些不是人養(yǎng)的雜種,也算是為快意。
于是子曰:“罵人不好,《莫使文章當文臟》”。
罵人當然不好,不過若是為了讓心情舒服,罵幾句又何妨。
罵不罵人都是次要的事兒,即便罵了也闡明不了什么,而不罵人也不代表該文人就是高尚的,是否高尚取決于文人是否能站在公平的立場上看待社會問題,而不是局限于幾個刺眼的字眼上翻來覆去地“曰”個沒完沒了。
比如一個小偷偷了你的錢包還正好讓你抓了個現(xiàn)行,然后你開端語重心長地去教導那個小偷,可你沒想到小偷不但絲毫不領(lǐng)你的情,相反還對你拳腳相加,而小偷的一幫流氓同伙在旁邊看熱烈的同時還不忘往你身上扔磚頭,甚至還把你的祖宗八代都拎出來奸尸,這時你忍不住了就用刺耳的臟話罵了小偷幾句,而碰巧圍觀的人中有愛好“曰”的文人,他對小偷及小偷同伙的囂張跋扈之行動幾乎視而不見,卻對你說過的臟話耿耿于懷怒不可遏,甚至在大庭廣眾之下口誅筆伐你沒有素質(zhì)拉沒有修養(yǎng)拉之類,這時你會作何想呢?換了我,我就會對那個愛好“曰”的蠢貨說一句:“滾你媽的蛋,這兒沒你的事兒,哪兒涼快哪呆著去!”
也許,這就是文人,是非不分善惡不辨的同時專愛干些狗扯羊皮的勾當還自認為是包公再世且正義凜然。
多思無益,少慮有害,我但愿文人都能把心思用到正經(jīng)方向上去,而不是糾纏于細枝末節(jié)的臟話方面,罵人的臟話沒必要禁止,因為這個世界上有無數(shù)基本就不講道理且是非不分善惡不辯的狗東西,對他們而言,刺耳的臟話反倒是最好的回擊。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