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出自司馬相如之手,訴盡陳阿嬌之苦的千古名篇《長門賦》,信任許多人讀后難免生出“世上雖多癡情女卻是更有薄情郎”的感嘆。
但是,想必也有更多的人認為陳阿嬌并不可憐。漢武帝劉徹在懵懂年少時便承諾要“金屋藏嬌”,給后人留下無窮遐想,即帝位時也得到了陳阿嬌及其母親館陶公主的幫助——由此看來,青梅竹馬的情感基礎(chǔ),如花似玉的良好形象,再加上顯赫富貴的家庭背景,陳阿嬌獨寵后宮的條件真可謂得天獨厚?墒,偏偏是這個天之驕女,她用她的飛揚跋扈、囂張專橫、心胸狹窄、頤指氣使親手斷送了自己的幸福,最終因巫蠱之禍而被打入寂寞冷宮,只落得兩行清淚伴孤燈的悲慘下場。
阿嬌是棄婦不錯,但她絕不是一個讓人可憐的棄婦。
引申之,天底下的棄婦都不該可憐。
其一,很多女人可以避免成為棄婦。
這一點做的最成功的當然是卓文君。當初,司馬相如一曲《鳳求凰》撥動了守寡在家的卓大才女的心弦,再加上司馬相如儀表堂堂的視覺沖擊,令得卓文君最終沖破世俗樊籠,與司馬相如雪夜私奔、當壚買酒,留下一段千古佳話。然而,司馬相如卻并非千古癡情種,自從被漢武帝召入京城為官后,他的眼界自然變廣也變寬了,見識了京城的美女如云,再想那卓文君卻再無當初的驚艷。加之夫妻二人長時間兩地分居,情感自然淡了些,更何況那卓文君本是蜀地的一小寡婦,與自己現(xiàn)在的官位身份的確有些不相稱。綜上所述,司馬相如萌生了休妻納妾之心,于是,才子修書一封給卓文君: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暗喻無意。卓文君接到司馬相如這封奇特的修書,怎能不痛徹心扉、淚光點點?但她并沒有怨天尤人,消極接收命運的安排,她的筆和著眼淚牽動情思,寫下了這首為后世人所傳頌的《怨郎詩》:“一別之后,二地相思。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曲連環(huán)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萬般無奈把君怨。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倚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秉燭燒香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石榴似火紅,偏遭陣陣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急促,三月桃花隨水轉(zhuǎn);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噫,郎呀郎,恨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做男!边@封信到了司馬相如的手中,我們可想而知他的羞愧和激動,于是,二人和好如初。
也許,有人會說,人家卓文君文采斐然,一封情書可力挽狂瀾、扭轉(zhuǎn)乾坤,咱們普通女子可寫不出這千古佳句。誠然,卓文君只有一個,可是,敢問世間女子,當你即將成為棄婦或可能成為棄婦的時候,你又是怎樣做的呢?
假設(shè)我們也有一個在京為官的丈夫,來信說要分別,我想我們大多數(shù)人首先會惱怒——好你個小白臉,我在家含辛茹苦,伺候公婆照顧孩子,讓你無后顧之憂,如今你翅膀硬了,倒想讓糟糠之妻下堂了?!在惱怒情感的安排下,你會帶領(lǐng)由公婆、孩子和諸位親戚朋友組成的“戰(zhàn)斗大聯(lián)盟”,一哭二鬧三上吊,打電話罵他上單位堵他,甚至雇傭私家偵察跟蹤他、調(diào)查他--番內(nèi)部戰(zhàn)斗后,再對他身邊的女人一一進行排查,女上司、女同事、女下屬、女同學、女學生,女客戶,一個也不會漏掉,看看畢竟是哪個狐貍精動了我的丈夫?如果你一旦斷定哪個女人跟自己的丈夫有曖昧之情,那你的戰(zhàn)斗便由“斗負心郎”升級到“斗小三”了——高雅點的給小三點要挾、利誘,或者故意讓她看到你們夫妻二人的關(guān)系是多么密切且牢不可破,粗俗點的恐怕就得堵上小三的門,大罵其為狐貍精專勾引男人,甚至和親友團對小三大打出手,而你自己更是沖鋒陷陣,十八般武藝盡施,無異于一個情場“花木蘭”!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