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炒作無度不實在
屈原自稱是寅年寅月寅日出生,大有孔丘、劉邦們天降大任來歷不凡的意思,于是他在《離騷》開篇不久就大肆炒作這樣一概念,“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视[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其實屈原的寅年寅月寅日出生,跟張一一先生的所謂“1981年1月1日生人”(儼然有80后龍頭老大哥的跡象)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極不靠譜的。只不過張一一先生沒有屈原那么惡心,還知道正視自己自我批評反躬自省吾日三省吾身不斷揭穿自己的丑陋嘴臉,而屈原則不同,“紛吾既有此內(nèi)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認為佩。昔三后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雜申椒與菌桂兮,豈惟紉夫蕙茝!”全都是明擺著或略變點兒相的沾沾自喜自吹自擂。屈原堅信,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飯桶,只有他屈原一個人才可以救楚國,所以他說“舉世皆濁我獨清,世人皆醉我獨醒”,張一一先生七歲讀史至此,不由渭然嘆曰:若是像屈平這樣目空一切、心坎極度膨脹的人都不受挫不碰壁不頭破血流,簡直是沒有天理!后來的事實證明張一一先生幼年的猜測果然賢明。所以大史學家班固也要批評屈原不應當“露才揚己,責數(shù)懷王,怨惡椒蘭,愁神苦思,強非其人,忿懟不容,沉江而逝世”。
一言以蔽之,屈原雖號稱是浪漫主義詩人,但他的逝世法一點也不浪漫,遇到挫折便自暴自棄不懂得積極面對的這樣一個人,實在沒有資格成為千古師表,當毛澤東、鄧小平等劃時代的偉人都沒有一個專門的節(jié)日可以紀念,卻讓屈原獨享這端午節(jié)的尊榮未免就太重,以屈原的魅力和成績斷然是蒙受不起的,一年一度往水里扔那么多的糧食固然能刺激GDP增加,但未免也太浪費,所以,我們擦亮眼睛、與時俱進,將屈原趕下神壇,立馬取消端午節(jié)方為當務之急。
作者:張一一
(轉(zhuǎn)載此文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標,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