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報周末版上期刊發(fā)了記者采寫的封面特稿《小三論壇橫空降生挑釁傳統(tǒng)價值觀》,該文見報后,引發(fā)讀者強烈關注,被國內眾多媒體轉載,由此在網(wǎng)絡上發(fā)酵出一個火爆話題:當小三們紛紛從“地下”埋伏狀態(tài)“浮出水面”之時,社會是否應重新對“小三”進行道德定義?本期,我們邀請到一批市內外著名人士,組織了一個圓桌討論,盼望從心理動機、法律成果、社會義務等角度,對該話題進行多方位解讀。
亂七八糟的紙上畫不出愛的美景
記者:產(chǎn)生“小三現(xiàn)象”有哪些原因?
朱美云:小三現(xiàn)象成風,有其深入的社會、家庭、個人原因。個人因素里邊重要有現(xiàn)實需要、情感需要和心理需要。
出于現(xiàn)實需要的小三比較功利。一些有權利的人容易有小三,那是因為小三明白那樣可以省卻很多年的奮斗,相比別人而言走了一條捷徑。
情感需要則是兩個人相愛,認為這個人最懂得、關心我,只要跟他在一起,此生足矣。心理需要就是一種崇拜、觀賞,或者滿足自己有些心理遺憾。女性多情感細膩,所以因為后兩者原因卷入情感糾葛的,大有人在。
從社會原因來看,如今小三太多,是沒有道德的譴責和束縛。曾經(jīng)有一位研究生告訴我,本來寢室里有同學買名牌手表和服裝,是當小三來的,大家對此見怪不怪。所以,束縛“小三現(xiàn)象”,必須個人、家庭、社會三方面聯(lián)合。
記者:為什么擁有“小三”的男性比例,比女性大很多?
朱美云:這首先有生物學原因。男性的“多戀、泛愛情結”要多一些,有強烈的占領欲,而女人的“專一性”要強很多。
其次是社會性因素。進入父系社會后,男性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男人為主導。所以很多原配對小三沒措施,那就是因為經(jīng)濟、地位等各方面對丈夫有較強的依附性,男強女弱。
40歲左右的男人,大多事業(yè)有成,因此想及時行樂,大致又有補償、獵奇、攀比、自我滿足等各種心理原因。還有60%的家庭,是因為性生活不和諧而呈現(xiàn)第三者。
記者:有人提出,“存在的即合理”,但小三的呈現(xiàn),給家庭、社會造成的迫害也不小。
朱美云:小三現(xiàn)象的呈現(xiàn),是一個嚴格的社會問題,至少直接影響到一個家庭的不和諧。但本質上來講,“延遲性損害”最大的是小三自己,我稱之為“小三悲劇”。
男人尋求的只是自我滿足,絕大多數(shù)是打著愛的旗幟去尋求新鮮刺激,甚至只是為了欲的滿足。男人多是在乎外在家庭、老人、孩子、社會等因素的,所以小三很難克服原配。如果沒有替代成功,往往會感到自己被騙了,身心受到損害。即使千辛萬苦成功了,需要面對很多人的責備,以及下一場的戰(zhàn)斗、輪回,受到重復性的損害。
最重要的是,兩個人的感到是產(chǎn)生在偷偷摸摸的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正常的戀愛基礎上,因此埋下很多后患。這好比戀愛本來應當是從一張白紙開端,但是在亂七八糟的紙上怎么也畫不出好畫。
但做小三的女子,往往認為自己才是對方的真愛。我就告訴她們:那好,我?guī)椭愀銹K。但是對不起,下一個小三可能又來了。因此我對小三有個忠告:要服從婚姻規(guī)律;橐龅碾y度本身很大,是一項很難經(jīng)營的事業(yè),需要兩個人寬容、體諒、習慣和適應才會攜手一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