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素不是吝嗇和馬虎,也不是節(jié)儉,它和本質(zhì)很是相近。一句話,就是盡量少的加以粉飾。樸素給人一種清沏透明的感到,樸素其實是一種赤裸裸的精力,或者說精力赤裸。列寧說過:真理是樸素的。人們常說赤子之心,其實這也就是一種樸素,—種樸素的極致。
在我們的時常來往中,樸素者實在難覓,人們或多或少地對自己都要有所粉飾。當然,我們要懂得一個人的心坎就比較艱苦了,因為在接觸中我們必定要有—個去偽存真的過程。他的衣著服飾、他的言談吐舉,常常讓人困惑。他的表達和作為既為了表現(xiàn),也為了粉飾。既想告訴別人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又想粉飾自己實際上是什么樣的人。例如罷,一個退休老干部圍桌茶敘,接二連三接打電話,一事為婉辭企業(yè)請他主持新廠剪彩;—事為某老板說好—筆100萬的貸款;—事婉拒縣委派車接兒子回家,說是某大軍區(qū)已派專車送回,且有一連警衛(wèi)保彪……唉呀呀,其滿座皆驚,口舌噤若寒蟬!其實,真有實權(quán)者手機一響,立即離席尋寂靜處接聽,哪有如此張揚?惟恐茶客不能知也!俗話說:越是缺什么越要吹什么,這話—點也不假!我想,如果一個人在這方面的決裂少一點,就接近了樸素。不善粉飾的人或許單純,但樸素者從基本上說是無需粉飾的人。因為他知道,即使不加粉飾,他所表達出來存在依然那么美好,真正能品味這種樸素者必定也是喜悅的。按照自己本來的樣子行事、說話、做人,是需要底氣和底蘊的。如果連自己都不認同自己的作為,又如何以此表現(xiàn)自己的存在呢?
在“非誠勿擾”節(jié)目中,要想找到一個真正的樸素者是很不容易的。因為在那種一人面對二十四位對手的情況下,那種愛好傾訴、愛好掏心窩子的男嘉賓說得太多、大隱私,這其實是他因為壓抑而急于表達,想讓美女們信任他的誠懇。成果呢,往往是適得其反,很少很少有成功的例子。這里節(jié)日還存在著一個誤導(dǎo),本來該是在—對一深談中的話,曝光在億萬觀眾面前,這違背了隱私保密、損壞了內(nèi)外有別。因此,男嘉賓想讓女嘉賓信任自己的誠懇是一回事,而事實上的透明卻是另外—回事!
另外,做為樸素者往往木納,不擅長說話,甚至不活潑。人們自我表現(xiàn)的愿望消散之后,便領(lǐng)會到多說無益的的地步,進而認識到多說尤蠢的境界。到了此種境界,會晤即是打哈哈,一陣哈哈之后便是今天氣象好,接下來便是“打牌打牌……”當然這種沉默是復(fù)雜難言的,就象一個黑洞,讓人感到十分沉重。但樸素者的沉默絲毫也不會讓你感到沉重。它只會讓你關(guān)注,關(guān)注樸素者沉默背后的玄機。
當然,在公共場合或者喧嘩聲中,有的沉默含有敵意和憂怨,但樸素者的沉默卻讓人感到十分的溫和、安定,以致別有情趣,只要我們認真體悟,這是基本不雷同的……樸素者還讓人感到親切,具有很強的親和力,與之相處很自然,—點也不感到麻煩。當然,長期來往下去或許你會感到冷淡一點,實際上并非是冷淡,而是樸素者早已在你面前和盤托出,他給予的友誼雖不熱烈,但卻是相對長遠的。瞬間點燃不是他的擅長,要害在于跨越時間。由于心坎的恒定,樸素者是值得信任的人。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