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我們這樣一個“純純粹粹”的農民家庭來說,提早就業(yè)對于父母來說是再好不過的事了,一來可認為家里減輕累贅,二來可以讓父母早日無憂,但是我心坎深處的那個愿望卻始終在吶喊:我不甘心。
幻想把自己推向了高中的門檻,但同時又帶來了諸多的困惑。每次回家,看到“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父母,心中不禁潸然淚下,因為“我的回報”對于他們的付出來說,太微不足道了,也太渺茫了。高一的下半學期,我不顧老師的堅決反對,毅然決然地回家?guī)透改甘崭钚←湥钗殷@訝的是:地里的小麥已經所剩無幾了,我很納悶,跑去鄰居家問個畢竟,后來才明白:是他們怕氣象突變把一年的收成全砸了,凌晨兩點還在地里搶收莊稼,而全然不顧自己的身材,更何況,回我們家的路還要經過一條小河,漆黑的夜里,兩個佝僂著身材的老人怎樣艱巨的挪動著他們的腳步,我真的不敢去想象!日積月累的負重讓我越來越負載不起,我不知道該怎樣,又該如何去報答那份沉甸甸的愛。在學校,一次偶然的機會《讀者》又驀地闖入了我的視野,就象久旱逢甘露的土地,我如饑似渴,因為我又一次想起了初中畢業(yè)時的那份迷茫,是它給我指引了方向,讓我渾身充滿了力量。此時的我,終于為自己找到了支柱和方向。其中的一篇文章《母親》讓我深入領會到他們的良苦居心和磨難,只是不盼望他們的孩子再象他們一樣終日勞苦!
轉眼間,高中畢業(yè),我沒能如愿以償?shù)剡M入我所幻想的大學,但是我懂得:事在人為!然而,面對現(xiàn)實我又一次被“摧殘”了:六千多元的學雜費,對于我們這樣的一個家庭來說,實在是一筆天文數(shù)字!那時的我只有一個信心要放棄,我不想因為我而讓全家負債累累。但是父母保持讓我上學的愿望給了我莫大的力量,從他們的臉上我看到了他們心坎的盼望。父母放下五六十年的“面子”,東奔西跑,終于才湊齊了那些學費。在臨出發(fā)的那一天,我哭了,淚如決堤,那一刻,所有的心痛和言語都包涵在那無聲無息的眼淚中了!
在當今大學校園里那個所謂自由的國家,我沒有放任自流,因為我深知我心坎深處有兩個夙愿沒有完成:一個是父母的,另一個是我的。當我在生活中遇到了艱苦,要打退堂鼓時,是《讀者》在一旁鼓勵我要保持,不要氣餒;當我獲得成功沾沾自喜時,又是《讀者》勸告我不要驕傲,不要得意忘形;當我迷茫時,又是《讀者》啟發(fā)我的心靈,給我信心!
畢業(yè)分配的那段時間,一個宿舍的舍友十有八九都找到了工作,只有我還在“沉默”著。一位密切的舍友說:你怎么不跟父母說一下,讓他們跑一跑,花點錢什么的。我沒有吱聲,因為這些我的父母他們都做不到,更何況,他們?yōu)槲疑蠈W已經操勞了大半生,我又怎么忍心看著他們躬著腰再求別人,我做不到!這時的我,已經從《讀者》中體味到該如何自食其力,如何尋找人生的坐標!
榮幸的是,三年前,我來到了省醫(yī)這個大家庭里。雖然在這里我遠離故鄉(xiāng)父母和親人,是個城市的邊沿人,但是我從來不懊悔!蹲x者》中有這樣一句話:選擇就意味著承擔和付出,既然選擇了遠方,就應當義無反顧地走下去。在這里,當我遇到艱苦時,有領導和同事對我的關心、幫助;當我孤單無助想家時,又是他們給了我家一樣的溫暖。長路奉獻給遠方,玫瑰奉獻給愛情,那么我又拿什么來奉獻給我的父母呢?曾經的我幼稚地認為:自己獨立了,能夠掙錢了就可以讓父母過上幸福的生活,其實事實遠非如此。父母的那種沒有條件不求回報的陽光沐浴是我永遠都無法報答的,那種深度也只有作兒女的才干夠讀懂。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