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直的路,魔鬼般地出現(xiàn)幾處彎處,左回、右轉(zhuǎn)。
寬闊的路,霧鎖、風(fēng)起、冰雪鋪路。
伸延的路,高處,懸崖峭壁,天險;低處,溝壑深淵,地洞……
腳步在路上,生活在路上,生命在路上,你、我、他,我們一路同行……
規(guī)律不可違背,天意實在難預(yù)測,然而,時光不等人,在路上,不允許我們退卻、停歇、耽擱。
人生有來路,已經(jīng)泥濘坎坷,但是,誰也無從選擇。
人生沒有回頭路,不允許任何人向后移動寸步,回心轉(zhuǎn)意,對行者無補。
于是,我們必須無畏地正視前方,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披荊斬棘,一路高歌。
面對自然災(zāi)害,我們有能力避免,但是,我們無法回避;我們有能力減少它們所造成的傷害,我們卻無法拒絕它們的無情來訪。
誠然,在自然突變面前,人的力量、生命顯露出極其脆弱的一面,脆弱如薄冰、蟬翼。
一方面,我們感恩自然界的養(yǎng)育、給予、慷慨;另一方面,我們怨恨自然界的殘酷、傷害、摧殘,如舌在糖飴與刀刃之間,難于取舍。
風(fēng)調(diào)雨順,我們載歌載舞;狂風(fēng)暴雨,我們血流成河,可悲的是,人類仍然在或有意識,或無意識之中,讓地球不得安寧,人為地加大了自然界的騷動、狂躁……
結(jié)果,無疑這是人類給自己行路增添煩惱、增設(shè)障礙、加大險情。
于是,施虐的自然界,吞噬我們的血肉肢體、傷害我們的快樂心神、奪取我們的鮮活生命,我們無助、無奈、悲傷……
悲傷,也無法挽留逝者的離去,因為,我們知道逝者已無力回天,那就將極度的悲傷,慢慢地化作綿綿的思念吧。
悲傷,讓逝者的靈魂無法安詳,因為,我們知道至親的愛戀,就是不讓親友心神受傷害。
悲傷,最大的潛能是化成力量,因為,我們知道還有責(zé)任在肩、還有幸福在前、還有美夢未圓……
畢竟我們還得前行、畢竟我們血濃于水、畢竟我們還得真切面對,我們無法回避、我們無路可逃。
那就讓我們這樣吧:
送走逝者,擦干血跡,忍住淚水,減少傷痛,手牽手、肩并肩、心連心,“雄關(guān)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那就讓我們這樣吧:
滿心真誠的掩埋罹難者,記住他們的名字、留住他們的笑容、再為他們唱一首挽歌;
滿心真誠的安撫患難者,一句安慰、一步摻扶、一份愛心;
滿心真誠的撫平悲傷者,一束鮮花、一張笑臉、一個擁抱;
滿心真誠的扶持困境者,一些幫助,一份力量,一個希望……
為了那些溫暖的雙手,我們要堅強的站起身來,抖落一身的塵土,暢通前進的道路,立即出發(fā),腳步不再沉重;
為了那些期待的眼神,我們要勇敢的告別悲傷,驅(qū)除心中的陰霾,放下包袱,輕裝上陣,再走出一個新天地;
為了那些熱情的笑臉,我們要頑強的振作精神,挺起飽滿的胸膛,迎著旭日,不懼一路的風(fēng)霜雪雨、嚴(yán)寒酷暑、荊棘密布,再鋪就一條平坦的人生之路、再起悠揚的歌聲、再創(chuàng)造新的人生輝煌。
我們生有一雙慧眼,是為了尋找、發(fā)現(xiàn)、開闊視野;我們懷有一顆跳動的心,是為了鮮活、激動、驚天動地……
那么,就讓我們這樣吧:
在陸地,我們一同飛奔;在大海,我們一同遠(yuǎn)航;在藍(lán)天,我們展開鯤鵬的翅膀,越過蔥郁山嶺、越過激蕩江河、一同千萬里的翱翔!
“8?15”,是舟曲全國哀悼日,故作此文記之,愿逝者的靈魂安息!
2010年8月15日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