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言到白話,文章寫得第一的是李敖,第二是李敖,第三還是李敖,這便是他自我欣賞吹牛B,或者是一種自我做秀,自我炒做罷了。其實他的文章寫得一般般,在大陸有他那文筆水平的,沒有一萬也有一千。說他的文章很有思想性,很有內(nèi)涵,很有深度,恕本人眼拙,實在是看不出來?闯鰜淼姆吹故;他為吸人眼球,慣走下三路,是一個臍下三寸的文化人。
我如是說,或許有人不服,李敖如你所言如此不堪,怎么會在大陸引起如此大的反響呢?其實原因說來很簡單;半個多世紀以來,我們大陸僅有頌揚文學或遵命文學,他的闖入使大陸人觸目驚心,耳目一新。這便和金庸,瓊瑤現(xiàn)象是一個道理。久渴之人,那怕是一泡馬尿,也當做甘露罷了。
大陸人視他為英雄,中共待他如上賓。他向中共示好原在情理之中,但他千不該,萬不該為了示好,一改過去的文風,違心地胡說八道起來。他所寫的有關中共和老毛頭的文章簡直就是狗屁不通。那里還有民主斗士,文學大師的風范,整個是一油滑的商人,出了熊的雞巴。
至于說到北大演講那就更讓人大跌眼鏡,通篇也沒講出什么有思想,有內(nèi)涵,有深度的話來。開篇就罵連戰(zhàn),后又埋汰馬英九,其人品很遭質(zhì)疑,簡直就是一文痞。
臺灣那廂的情形我們知之不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蔣家王朝在蔣經(jīng)國手里,不僅使臺灣的經(jīng)濟得以騰飛,政治的改革也跨了一大步。倘不倡民主,開黨禁,會有你李敖的今天。
近聞他有一子叫李戡,考上臺大卻要來北大求學。黃口小兒初蹬大陸便口出狂言;“韓寒算老幾,連大學都沒考上。”說便說了,后又覺不好,便要想拉屎嘬回去。此子有乃父之風,這正是“犬父無虎子”。爺倆一對不著吊。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