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茅盾文學獎得主麥家攜新書《風語》在成都舉行了一場與“神秘嘉賓”的對話活動。這位化名“張軍”的前情報部門高級專家被麥家形象地介紹為“《暗算》里走出的人物”,他稱自己來事先經(jīng)過了有關(guān)部門批準和同意。因為出席這種活動,“在我們這個系統(tǒng)里也是第一次!薄皬堒姟蓖嘎,23位評審投票《解密》才得以解凍,還有幾個將軍在審片時當場落淚,《暗算》才得以登上熒屏。
將軍落淚《暗算》才登上熒屏
“張軍”透露說,麥家剛開始寫情報“破譯家”小說的時候曾經(jīng)遭到這個行業(yè)許多人的反對,認為有泄密之嫌。所以后來麥家的《解密》、《暗算》出來的時候,國家安全部、還有總參的有關(guān)部門都進行了審查,他就是當時參與審查的專家之一。小說《解密》一度被下架幾個月。有關(guān)方面組織了一個23人的評審團對該書進行審核,最終21人投了同意出版的贊成票,才得以解凍重新上市。電視劇的審查就更復雜了,當時要是沒有幾個將軍在審片時當場落淚,《暗算》也難以登上大銀幕。而《風語》一書,也被增加送審環(huán)節(jié),怕有泄密。
“張軍”回憶道,在寫《風語》的時候,麥家和他的助手在他們的基地寫了幾個月,其間不斷與他們討論!艾F(xiàn)在很多作家寫東西都在糊弄大家,包括一些諜戰(zhàn)片,這個行業(yè)的人一看就感覺很可笑。麥家那時在我們這個基地寫了幾個月,我們經(jīng)常主動跟他講怎么樣處理這個細節(jié),像《暗算》里黃依依這個人物我們開了幾次討論會,所以他的故事情節(jié)都來自于真實的生活!
“最干凈的權(quán)謀”詮釋《風語》
為什么一直樂此不疲地寫這個題材,麥家承認,一方面是對這個職業(yè),對這群人有敬意,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對他們的默默無名,清心寡欲有一點惻隱之心。 他坦言是這種敬意才讓他把筆留在了這個領(lǐng)域,寫得興趣盎然,“某種意義上說也把我的寫作才華激發(fā)了出來!
“我寫了這么多破譯家,感覺意猶未盡。但是,也不能老是寫破譯家,也該告一段落了!丙溂冶硎,突破之前想做一次告別性演出,這就是《風語》!讹L語》是麥家諜戰(zhàn)題材作品的集大成者,是他在華麗巔峰上的謝幕之作,正像著名評論家、北大中文系教授陳曉明所說的那樣,《風語》是麥家至今為止最出色的一部作品,已經(jīng)將這一題材寫到了登峰造極,沒有了進一步的可能。
對于新作《風語》,“張軍”表示最為欣賞腰封上那句“世上最干凈的權(quán)謀”的點睛之筆,“這句話太體現(xiàn)這個職業(yè)了 。我和我的同行看到這句話覺得是講的非常到位的,全世界沒有哪一個地方有這么干凈的權(quán)力的斗爭和陰謀的重疊,智慧和智慧的較量。而且都是站在國家和民族的角度上的! 蔡震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