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南京8月20日電(朱曉穎)一枚刻有“誠信”二字的印章,出現(xiàn)在江蘇盱眙大云山千年漢墓中。雖然指明墓主人身份的直接證據(jù)尚未出土,但墓葬多種線索指向西漢早期諸侯王、七國之亂“帶頭大哥”——劉邦之侄吳王劉濞。如果這是歷史真相,這枚印章可能就是劉邦怕其叛亂頒發(fā)的“安撫專用章”。
據(jù)史載,劉濞(bì)(前216年-前154年),剽悍勇猛、頗有野心,性格與其父相反,卻與劉邦相似。在劉邦決定賜封劉濞為吳王后,舉行了“印信”授予儀式,劉邦接見了劉濞,覺其面相反逆。
漢文帝時,太子劉啟(即后來的漢景帝)與劉濞的兒子吳國世子下棋,二人爭執(zhí),吳世子無禮,皇太子用棋盤將其打死,劉濞痛失愛子。此后,劉濞圖謀篡奪帝位。漢景帝即位后,削奪劉濞王國封地,劉濞于是帶領(lǐng)楚、趙等七國公開叛亂,史稱“七國之亂”,后被漢軍主將周亞夫擊敗。劉濞兵敗被殺。
記者看到,這枚印章僅有小手指指甲蓋般大小,但做工十分精美,印上紅泥后,還能蓋出清晰的字跡。
考古隊員介紹說,這不是官印,是一枚銅質(zhì)私印,可能是套印里的小印,中間有孔,雙面分別用陰文、陽文刻有“誠信”和“信印”字樣。但很遺憾,印章并沒有直接透露墓主人身份。
如果墓主是劉濞,他組織叛亂,還在下葬時配有“誠信之印”,這豈不是諷刺味十足?
在中國歷史上,一些王侯將相生前不檢點,或組織參與謀逆,并不意味著墓葬規(guī)格受到降級,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脊抨爢T告訴記者,徐州曾發(fā)現(xiàn)過西漢宛朐侯劉埶墓,規(guī)格不低,而劉埶也曾參與叛亂。
大云山漢墓沉睡千年主人的真實身份,將不久揭曉于世。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