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動藥
乘車前半小時服用
一些市民暈車、暈船、暈飛機,其實就是“暈動病”的體現(xiàn),這類人群出行必定要帶防治暈動病的藥物。平時沒有相干癥狀的人,也可以帶一些以備不時之需。
專家建議,最常用的這類藥品是“乘暈寧”,建議在飛機騰飛、火車或汽車開動之前半小時服用,有很好的預防作用。而旅途中如果呈現(xiàn)相干癥狀,還要持續(xù)按照闡明書服用。帶的量不用太多,10片左右就夠了。此外,胃復安、人丹,也可以起到治療暈車的作用。
而如果寶寶也暈車,建議不要隨便給其服用暈動藥,3歲以下的寶寶尤其要謹慎,而3歲以上的寶寶要視情況減量,吃1/4或1/2片就可以。預防寶寶暈車的好措施是打開車窗多呼吸新鮮空氣,并在上車前避免讓他食用油膩食物和過多的甜飲料。
>>感冒藥
兒童成人要區(qū)分
從一個處所到另一個處所難免有溫差,何況很多人還選擇了比較溫暖的處所旅游,在如此大的溫差下,很容易感冒,專家建議必定要帶上一些慣例的感冒藥,而且小孩和成人的必定要有所區(qū)分。
旅途中難保不受到病毒的侵襲而引發(fā)感冒,成人建議攜帶一些抗病毒藥物如板藍根顆粒、清熱解毒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維C銀翹片等,而西藥則可以考慮百服寧、白加黑、康泰克、快克等,服用時要注意看是否對癥。
此外,還可攜帶一些阿司匹林、撲熱息痛等,可以解熱鎮(zhèn)痛。而如果有咳嗽現(xiàn)象,還建議攜帶一些止咳藥物,如甘草片、沐舒坦、止咳糖漿等。
如果帶寶寶一起出行,則要注意籌備寶寶專用的感冒用藥,如小兒止咳糖漿、小兒感冒清熱顆粒、小兒退熱貼等,千萬不要將就著給寶寶用成人藥物,一旦旅途中寶寶發(fā)燒,要慎用抗生素,最好采用物理降溫。
>>腹瀉藥
黃連素是首選
很多人平時在家時腸胃和消化功效很好,但外出長途乘車或旅游時卻會因為水土不服、飲食不當而腹瀉,甚至染上急性胃炎。
專家指出,旅途中的腹瀉大多是細菌性腹瀉,建議首選口服黃連素、氟哌酸。如果伴有嘔吐癥狀,可以服用胃復安、嗎丁啉;如果伴有腹痛癥狀,可以服用普魯本辛、顛茄片。此外,藿香正氣滴丸、藿香正氣軟膠囊也很合適外出旅游造成的腹瀉和腸胃不適。而如果出行容易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或者飲食上火,建議攜帶一些健胃消食片和牛黃解毒片。
>>外用藥
創(chuàng)可貼風油精不能少
除了以上幾大類必備的藥物,還有一些小小的外用藥也能派上大用處,出門時千萬不要落下了。
專家建議,創(chuàng)可貼、風油精必定不能少,尤其是風油精,當呈現(xiàn)暈車、頭痛現(xiàn)象時,如果不想吃藥,建議涂抹一些風油精或清涼油在太陽穴上,也能起到提神醒腦的作用。
此外,還有一些常用的涂抹藥物如正紅花油,可用于扭傷淤腫,還有麝香膏,可以消腫止痛。而當有輕微擦傷等小外傷時,不要忘記攜帶一些紗布和碘町。
同時還建議籌備一支氯霉素眼藥水或人工淚液,以免眼睛充血發(fā)紅或干澀。
>>急救藥
最好附帶小卡片
長途出行,必定要為有慢性病、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攜帶足夠的急救藥物,而且要在藥瓶外注明服用方法,為健康供給保障。
例如有心絞痛的患者,要攜帶足夠的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有腦血管疾病、中風偏向的患者,要攜帶足夠的安宮牛黃丸等藥品,而且這些藥要隨時拿出一天的量放在上衣口袋里,但要注意的是,貼身存放至少要與皮膚隔一層衣物,以免因體溫原因導致藥品揮發(fā)失效。此外,有的老人隨身攜帶的急救藥品可能好幾天沒有派上用處,建議每隔兩天換成新的藥品,以保證藥品的療效。
專家建議,出行攜帶的藥品的量最好有所充裕,并在藥瓶外注明每種藥的服用時間和劑量,當產生意外時,家人或他人能夠正確幫其服用。如果沒有藥瓶,建議寫一張小卡片詳細闡明,與藥品放在一起。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