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慧賢自幼跟舅舅學習中醫(yī),從18歲起開端給人看病,后在北京天橋醫(yī)院當醫(yī)生,后經過5年的中醫(yī)大專函授教導,拿到國家中醫(yī)醫(yī)師資格。1990年,應朋友之邀,前往西班牙行醫(yī),一待就是6年。賈慧賢說:“中醫(yī)在西班牙著實‘火’過一段時間,當?shù)厝硕几械轿姨貏e神奇,像‘巫師’一樣!焙髞,“國外中醫(yī)市場變得魚龍混雜,有學了幾天皮毛就敢扎針的外國人,一些越南人也冒充中醫(yī)!痹偌由霞胰瞬涣晳T國外的生活,有些意氣低沉的賈慧賢于1996年回到國內。
賈慧賢所在的診室可以用“簡陋”來形容,兩間不足30平方米的小房間,靠木板和布簾分隔開的辦公區(qū)和治療室。12張簡略的床位,四處彌漫著艾卷燃燒產生的煙霧。
沒有任何廣告,靠著病人之間口口相傳的推薦,這個略顯狹窄的診室每天病人不斷。每周工作五天,每天安排四個時段的病人,每個時段大約10人,給所有人扎完針,全部療程需要2個多小時,最高的日接診人數(shù)在50人左右。這對年逾花甲的賈慧賢來說并不輕松。但即便繁忙到中午吃飯只有20分鐘的時間,這家診室的收益依然菲薄。
賈慧賢認為,重要原因在于相干部門的定價太低。據(jù)北京衛(wèi)生信息網頒布的中醫(yī)科收費標準:“針刺+艾灸(每療程收一次掛號費)的價格為6元/次(含艾卷)”。賈慧賢表現(xiàn),即使不算房租、水電、員工工資等費用,僅為患者針灸一次所用的兩根艾灸,成本就是8元。如果按照這個收費標準,確定只賠不賺。
賈慧賢告訴記者:“剛回國的時候,我確實心氣兒高,精力也足。想開自己獨立的中醫(yī)診所,有系統(tǒng)的分科,把自己這些年來的看病心得歸納收拾成書。還要給患者供給良好的就醫(yī)環(huán)境,每個床位有一個隔絕,每個病人都有自己的空間,每個病人安排一個護士,再放點背景音樂。”但是“除了偏低的中醫(yī)收費標準外,個人開中醫(yī)診所的門檻也很高!本唧w來說,“除了需要大批的資金外,還有應對各種繁瑣的政府公文審批以及來自各種部門的檢查!辟Z慧賢搖了搖頭:“我歲數(shù)大了,沒精力應對這些事情。再者,我只是個醫(yī)生,對于別的事情也不在行。”事到如今,“我也只能信任‘酒香不怕巷子深’,靠我的手藝來吸引患者!
診室無法擴大的另一個原因,則是傳承問題。經過幾年的努力,賈慧賢終于說服了做IT的兒子、兒媳轉行學習中醫(yī)。她現(xiàn)在集中精力做的就是輔導好兒子和兒媳婦,盼望他們能將中醫(yī)傳承下去。
賈慧賢的兒子溫滔告訴記者,轉行的重要原因是看著母親一個人開診室太辛苦,“但是想把中醫(yī)傳承下去,畢竟不是一個人或者一個家庭就可以辦到的事情!(記者 張璐晶)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