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8日電(記者 曾利明)中國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標準時點是2010年11月1日零時,凡是這個時點居住在中國境內的人,都是人口普查對象;大眾,應將響應今年世界人口日“每個人都有貢獻”的主題 ,參與配合人口普查,確保人口普查順利進行。這是國家統(tǒng)計局副局長張為民今天發(fā)出的呼吁。
他在此間舉辦的紀念“7.11”世界人口日暨人口計生陽光統(tǒng)計舉動啟動儀式上強調,開展人口普查就是要取得真實可靠、正確完整的人口數據,需要每一個人的積極參與,盡到國民的義務和任務。
有專家分析認為,目前有三大因素會影響人口普查數據的正確性:一是人戶分別現象廣泛存在;二是與十年前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許多城市的流動人口變更較大,且流動人口居住和就業(yè)不固定;三是居民自我保護意識、隱私觀念不斷加強,在人口普查試點當中,部分居民不愿意讓普查員入戶,不申報真實的信息,害怕個人信息被泄漏。
針對普查對象的這些顧慮,今年6月1日由國務院頒布施行的《全國人口普查條例》明白規(guī)定:普查對象必須如實供給普查材料,不得虛報、瞞報、供給不真實的數據。人口普查對象供給的材料應當依法予以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對外供給、泄漏,對于泄漏者將依法追究法律義務。
為確保普查數據質量,防止漏報瞞報,國務院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國家人口和打算生育委員會、公安部等提出:對于以往因各種原因未落戶口的人員,要在調查核實后按照法律規(guī)定,如實進行人口普查登記和常住戶口登記;對如實申報的政策外生育的人員,可按本地人口與打算生育條例規(guī)定的較低標準征收社會撫養(yǎng)費;生活艱苦的家庭可分期繳納社會撫養(yǎng)費。(完)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