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媒體報道,近日在成都市營門口小學某班出臺一則“另類班規(guī)”:每周由全班同學提名,然后表決產(chǎn)生一名“最進步學生”,班會課時,該學生將被請到講臺上,老師帶著全班同學對他(她)“頂禮膜拜”,以鞠躬的方式“感恩進步”。鞠躬時要求所有人的腰彎成九十度,保持鞠躬姿勢10秒鐘以上。
前段時間,剛剛出現(xiàn)老師因為學生對錯誤行為的漠然而向學生下跪,如今出現(xiàn)老師帶領全體學生用“膜拜禮”感恩學生進步。這些行為意味著什么?
一位老師如果用心愛學生,細心體會學生的成長進步,他(她)的語言、態(tài)度、行為都會有所體現(xiàn),孩子們也一定會有這樣的感知能力。表彰學生進步用鞠躬這樣富有“沖擊力”的方式,實在沒有必要;如此大禮之后,以后再有什么樣的舉動,可能難以再讓他們感受到什么是所謂的“尊重”了。退一步說,“鞠躬”居然還成了班規(guī),老師有什么權利要求學生們都去鞠一個莫名其妙的躬呢?
如今一些“新”的教育方式可謂“觸目驚心”:除了下跪、鞠躬,有的老師還自虐,比如深圳某學校學前班老師,為感化教育學生,不惜使出苦肉計。該教師拿起教鞭,對著自己手臂狠狠一抽,胳膊腫起了血印子。我們說,老師在學生教育的過程中,可以探索新的方式,但要本著得體、有度的原則,并且要真正有利于問題的解決和孩子的健康成長。否則,這些方式不會收到好的效果,也不會有長久的生命力。背離人情和倫理的教育方式,會向學生傳達錯誤的教育觀,使學生對正確與錯誤、進步與落后、老師與學生等許多概念產(chǎn)生錯誤的理解和扭曲的認知。
教師對學生的教育,應該秉承一種平等的師生關系,而“鞠躬”、“下跪”體現(xiàn)的并非師生平等,它容易導致“學生是上帝”等有失偏頗的教育信條,甚至反對任何形式的批評。這些并不是教育的進步。沒有批評的教育是不完整、不負責任的教育,如果教師總是一味地、無原則地遷就和討好學生,一樣也能貽害學生終身。
因此,我們要努力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方法、教育內容、教育理念,用健康陽光、與時俱進的教育方法來培養(yǎng)學生。通過這樣的方法,讓學生更加熱愛學習,提高學習熱情,成為一個品格健康的人。我們的教育精神中,需要更多富于創(chuàng)新、更人性化、更有趣味性、更符合孩子的天性和成長規(guī)律的內容。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