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減輕住院患者家屬陪護負擔(dān)、為患者提供專業(yè)化的照顧,濟寧醫(yī)學(xué)院附屬醫(yī)院率先在骨關(guān)節(jié)科實行“無陪護”全程整體護理方式,病人基礎(chǔ)護理以及喂飯、洗漱、洗頭、洗腳甚至處理大小便等生活護理均由護士來承擔(dān),這個科室的護士成了“全陪護護士”。9月 30 日,記者到骨關(guān)節(jié)科進行了探訪,真切地感觸到這群年輕的姑娘們對患者勝似親人的無私付出。
一夜察看老人20余次
30日早上7點,記者來到附院骨關(guān)節(jié)科病房,但護士站前宣傳板上的溫馨提示擋住了記者的去路,“12:30-14:30、21:30-7:30患者休息時間,請勿打擾!” 同樣被擋在病房外的還有幾名患者家屬。
“這是醫(yī)院的硬性規(guī)定,晚上和中午時間病人不要家屬陪護!痹谧o士站,正忙著交接班的護士長黃英麗告訴記者:“ 醫(yī)院規(guī)定早上7點半上班,但我們科是7 點上班,因為病人骨關(guān)節(jié)手術(shù)后不能自理,我們的護士要幫助他們起床、洗漱、吃飯。”
記者穿上黃英麗給的白大褂,輕輕地推開12病室房門,病房里沒有一位陪人,6 位病人正坐在病床上刷牙,病人身前搭著一塊餐板,餐板上放著牙缸和水盆,病人刷牙漱口后,將水吐在水盆里。護士劉雯雯推著個推車,上放兩個水桶,一個盛清水、一個盛污水,她一個一個地將病人的牙具收起放好,把水盆里的水倒入污水桶,又將餐板收起來。
走進8 病室,下夜班的邵娜娜正在與上早班的魏燕交接班。89歲的湯大爺因頸椎損傷住院,不能下床。為防止老人得褥瘡,護士每天都要為他翻身、擦洗、按摩無數(shù)次。魏燕給湯大爺翻身時,記者伸手去幫忙,魏燕叮囑記者:“輕一點!”
“這里的護士真好!”湯大爺同室病友宋先生告訴記者:“湯大爺昨天晚上可能折騰了,一晚上呼叫鈴按了有20多次,吵得我都沒睡好。護士一點兒也不嫌煩,一會兒就過來看一看!
8 點半多,湯大爺?shù)亩䞍鹤犹嶂垇淼讲》,他笑著對記者說:“這里的護理比我們想的都周到,不在這里陪護我們一家人都很放心!
走路帶跑的護士
想找?guī)讉護士聊一聊,但護士們忙得腳不沾地。跟著護士魏燕走進病房,看她正忙著,隨手在采訪本上記了下來,再抬頭,魏燕就沒了蹤影。
黃英麗告訴記者:“每個護士都這樣,走路像跑似的。我們科現(xiàn)有37位病人,每天護理、治療、觀察、值班、康復(fù)等,活很多,大家每天都忙得團團轉(zhuǎn)。你看,我們科里沒一個胖子。”
看護士們在病房里忙忙碌碌,記者決定嘗試一下當(dāng)護士的感覺!岸_、叮咚”護士站里的鈴聲響了,34床陳先生需要服務(wù),記者急忙趕去,沒想到陳先生說:“我想解小便!苯o病人倒尿,記者連父母也沒有侍候過。
記者硬著頭皮將床下的便壺交給陳先生,待陳先生解完小便后,記者將尿壺送到洗手間,并用水沖洗。等記者將尿壺送回病房時,陳先生投來感激的目光,記者心里也有了一絲成就感,剛才熏人的尿味也從心間消散。
當(dāng)記者回到護士站將自己的所做告訴黃英麗時,她告訴記者:“為病人倒小便不只是單純的倒小便,你還要觀察尿的顏色、尿量等!”記者一愣,倒個尿也有學(xué)問呀?!
記者還想幫助她們做點什么,但許多事情卻不插上手。
在治療室操作臺前,護士耿沖忙著加藥,取棉棒、沾消毒液、針劑消毒、液體消毒,反復(fù)核對后抽取液體、稀釋針劑、晃動針劑……單調(diào)、重復(fù),但她做得一絲不茍。
在骨關(guān)節(jié)病房康復(fù)室,康復(fù)護理師李慧敏在幫助病人做康復(fù)!拔医o大家布置任務(wù),請家人不要幫忙,自己要咬牙堅持。張大爺、李大爺向上抬腿,王大娘左腿左右擺動,魏大爺、劉大娘抱膝、屈腿。”說完,李慧敏喊起了口令,“ 1、2 、 3、4……”一組做完,李慧敏快步穿梭于病床間,為每個病人輕揉緊繃的腿。吃午飯的時間到了,同事進來問李慧敏吃什么,“炒個干煸白菜,再來一份米飯就行!闭f完,李慧敏將飯卡交給了同事,轉(zhuǎn)身繼續(xù)幫病人做康復(fù),病房又響起節(jié)拍聲“1、2、3、4……”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