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寺不乏名校學生
昨日下午,海淀區(qū)鳳凰嶺景區(qū)的龍泉寺一片寧靜。這座已有1000多年歷史的古寺,不少人前來燒香拜佛。
龍泉寺多名僧人稱,寺廟里有很多高學歷的,居士中不乏畢業(yè)于名校的大學生,還有公司白領和海龜?shù)龋?ldquo;每人都是平等的。”
每逢周末或法會,不少北大清華的學生都來龍泉寺做義工。一名來自清華大學的義工稱,在寺廟做義工收獲很多,能學會與人和諧相處。“每來一次就會讓心靈凈化一次。”他說,未加入到龍泉寺義工行列前,整天為功課、就業(yè)、同學間的相處憂慮,現(xiàn)在學會了包容。
寺院內(nèi)也能上網(wǎng)研學
昨日,一名在龍泉寺皈依的居士稱,寺院生活并非只是燒香拜佛,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寺院里也能上網(wǎng),法師們也外出參訪、講學,還設有復興國學的研究會。
該居士出示了一份龍泉寺居士日常作息時間表:每天凌晨4時起床上早課,早上6時用早餐。早餐后按照法師布置的任務,開始打掃寺院衛(wèi)生,并上山撿拾垃圾和參與寺院施工建設。上午11時用午餐,此后誦經(jīng)及午休。下午2時至4時30分繼續(xù)按照布置干活,晚6時用晚餐。晚上7時半至9時開始聽課、學習、研討及做個人問題總結反省和共同幫助總結反省,并積極尋求解決之道,9時半后統(tǒng)一熄燈休息。
住在寺院的僧人父母
龍泉寺有幾十名常住義工,一些是出家僧人的父母。
一名法師的父親稱,兒子當初出家時他和老伴極力反對,感覺“兒子給自己丟臉”。他們從老家找到寺院,發(fā)現(xiàn)寺院并非想象中的那樣與世隔絕,不食人間煙火。“這里的出家人很有文化,說話做事都很好。”現(xiàn)在只要家中沒有什么大事,他就住到寺廟幫忙干活,也能?吹絻鹤。
北大哲學系2002級碩士鄧文慶也是瞞著父母出家。2007年,鄧文慶母親住在龍泉寺時稱,當時夫妻倆很不理解,并到福建廣化寺找兒子。后來,他們被兒子說服,一起來到北京龍泉寺。夫妻倆免費吃住在寺院,平日做一些零活,也跟著研習佛學。(記者 張漢宇 朱柳笛 李超)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