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認(rèn)為,豆腐渣性味甘涼,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血的作用,內(nèi)服治大便下血,外用治惡瘡、無名腫毒、臁瘡;還有降糖、降脂、減肥、防治便秘和抗癌等作用。
1.炒熱豆腐渣,敷膝上。治腳膝腫痛。
2.豆腐渣若干,焙干為末,每服15克,黃酒送下,3次可愈。治產(chǎn)后下瀉。
3.先將患處用淡鹽水洗凈,用鮮豆腐渣敷患處,每天換一次,消腫后可在瘡面撒些消炎粉。治潰瘍不愈。
4.豆腐渣炒焦研細(xì),每次用紅糖水送服6~9克,每日服兩次;?qū)o水豆腐渣炒黃,清茶調(diào)服。治大便下血,長期不愈。
5.將豆腐渣在沙鍋內(nèi)焙熱,根據(jù)紅腫處的大小,將焙熱的豆腐渣做成餅子貼在患處,冷后即更換,以愈為度。治一切惡瘡、無名腫毒。
6.防治便秘:豆腐渣中含有大量食物纖維,常吃豆腐渣能增加糞便體積,使糞便松軟,促進(jìn)腸蠕動,有利于排便。可防治便秘、肛裂、痔瘡和腸癌。
7.減肥:豆腐渣具有高纖維、高粗蛋白、低脂肪、低熱量的特點,肥胖者吃后不僅有飽腹感,而且其熱量比其他食物低,因而有助于減肥。
8.降糖:豆腐渣除含食物纖維外,還含有粗蛋白質(zhì)、不飽和脂肪酸,這些物質(zhì)有利于延緩腸道對糖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的上升速度,對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十分有利。
9.降脂:豆腐渣中的食物纖維能吸附隨食物攝入的膽固醇,從而阻止膽固醇的吸收,有效地降低血中膽固醇的含量,對預(yù)防血黏度增高、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中風(fēng)等病非常有利。
此外,豆腐渣中的鈣含量也很多,且容易消化吸收,因此,常食豆腐渣能防治中老年人骨質(zhì)疏松癥。(陳景勝)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