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入學通知書,怎么分班的名單上沒有我女兒的名字?”31日,在濟寧市一小學新生報到現(xiàn)場,劉勇(化名)拿著入學通知送女兒報到,可是把小學一年級各班分班后的名單查了個遍,也沒找到女兒的名字,劉勇很納悶。
“你看,通知書都發(fā)給我們了,讓我們今天來報到,可分班的名單上咋沒有呢?”劉勇拿出學校下發(fā)的入學通知書讓記者看,除了入學通知書,劉勇還向記者出示了一份“新生報名信息表”,他告訴記者,他孩子屬于這個片區(qū),各項條件也都符合入學要求,分班沒了他孩子的名字讓他很納悶。
難道出什么貓膩了?和劉勇一起,帶著疑問,記者敲開了該校一位工作人員的辦公室。聽劉勇介紹了有關情況后,該工作人員稱自己對小女孩的名字還有印象,并在學校留的備案上找到了女孩的信息。究竟哪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直到劉勇拿出“新生報名信息表”,真相才水落石出。原來,新生報名后,“新生報名信息表”是要留在學校的,以便教務處分班用。誰知,在核對完后,劉勇誤將表格拿走。最后,在向教務處說明情況后,該校很快又給劉勇的孩子辦理了分班。
記者隨機走訪發(fā)現(xiàn),每到開學時,總會有不少粗心家長:不是遺失入學通知書,就是手續(xù)沒辦全就走人的,不僅給學校新生入學工作帶來了麻煩,更給自己家人添了堵。一位小學校長建議,“新生報名、領通知書、報到時間非常集中,工作人員工作量大,很難注意每個家長一些細節(jié)做法,希望以后學生家長們在辦手續(xù)時先搞清楚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