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人為老伴喂飯時總會面帶微笑。 李巖松 攝
修煤爐、通煙囪、買煤球,冬天快到了,沒有暖氣的居民開始忙活著準備過冬,但家住望湖小區(qū)12號樓3單元2樓的王中起卻犯了難。王中起今年已經(jīng)90歲了,老伴馬云94歲,癱瘓在床已經(jīng)14年,一直是患有心臟病的王中起照顧,越來越力不從心。老兩口希望能入住濟寧市福利院,但向居委會提出申請后,一直沒有接到通知。
腿腳不便靠外甥女送飯
19日中午,王中起午餐吃的土豆燉雞,是他外甥女送來的。每天中午11點半,外甥女馬秀泉準時給他送飯,風雨無阻,已經(jīng)堅持七八年的時間了。藍色飯盒摔壞了,用塑料膠帶粘起來。“我自己也可以做飯,但腿腳不好,沒法出門買菜。”王中起告訴記者,外甥女照顧得很周到,每天都來,還把自己和老伴穿過的衣服拿回家,洗干凈、疊整齊再送回來。
1997年3月18日,馬云突發(fā)腦血栓,此后就臥床不起,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14年了。“老伴剛得病時外甥女每天都來照顧,基本上全靠她,但外甥女現(xiàn)在70多歲了,身體也不是太好。”王中起說,他從小就是孤兒,與老伴以前有個孩子早年夭折了,只有一個外甥女堅持照顧他們老兩口,隨著外甥女年齡越來越大,也漸漸力不從心。
冬天快要到了,王中起還沒有買煤球,爐子和煙囪也壞了。老人身體不好,不能爬高,到現(xiàn)在還沒有修好。王中起和老伴沒有經(jīng)濟來源,生活費用全靠政府補貼和低保金,“我感覺挺滿足的,沒有政府的幫助,我們的生活不會像現(xiàn)在這樣好。”王中起看著老伴說。 老伴有褥瘡要每天換藥
馬云躺在床上,蓋著兩層有些破舊的被子,褥子上面鋪了層塑料布,上面墊著一層尿布。雖然床頭放著尿不濕,但王中起不舍得用,盡量還是用尿布,然后再洗。陽臺上掛滿了洗過的尿布。18日天氣挺好,王中起早晨洗過的尿布沒到中午就干了,他把曬干的尿布疊得整整齊齊,放在老伴的床邊。
桌上放著一大堆藥,除了消炎藥、治腦血栓的藥外,還有一個塑料袋,里面裝著紗布、剪刀、治療褥瘡的外用藥。“老伴每天都要換藥,背上生了褥瘡,問過很多醫(yī)生,都說沒有太好的辦法,注意睡覺時不要壓到。”王中起有點擔心地說,老伴每天都在床上躺著,自己腰不好,給老伴翻身都有點難。
時至中午,馬云正在睡覺,王中起沒有打擾她,而是把飯放在鍋里溫著,等著老伴醒來再喂她吃飯。喂飯、洗尿布、打掃衛(wèi)生……這樣的事情對大多數(shù)家庭來說,這是輕而易舉的事,但已經(jīng)年過90歲,患有心臟病的王中起做起來卻有些困難。
中午12點半,看見老伴睡醒了,王中起把熱好的稀飯端到跟前,給老伴圍上干凈的布巾,用有些顫抖的手拿著湯匙,一口一口地喂老伴吃飯。王中起的床就在老伴的旁邊,他每天晚上睡覺都不敢睡得太熟,晚上老伴稍微有點動靜就能醒過來,“她小便了不舒服,要馬上換尿布。”
“不想添麻煩,但無力照顧”
下午1點左右,陽光透過玻璃窗照在馬云的床上,有點斑駁的光影。談到現(xiàn)在的生活,王中起還挺知足,他拿出2011年的掛歷一張張翻著給記者看,“這是政府送給我們的,每到過年過節(jié)都會給我們家送米送面,對我們很照顧。”王中起很感恩,他說從苦日子里過來的人對現(xiàn)在的生活都很知足。
“王大爺家的情況我們很清楚,過年過節(jié)也會和政府相關(guān)部門去看望老人家。”武勝橋社區(qū)居委會工作人員南慧麗告訴記者,王中起家是低保戶,居委會已經(jīng)為他們向民政部門申請“五保”,政府補助也多了一些。
身體越來越不好,王中起感覺照顧老伴有點力不從心。今年春天他向居委會提出書面申請,希望能進入濟寧市福利院頤養(yǎng)天年,但一直沒接到福利院的通知。“政府已經(jīng)幫助我們很多了,不想給政府添麻煩,但老伴癱瘓在床,我真的照顧不動了。”王中起擔心地說。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