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小升初搖號失利,他不得不花兩萬元讓女兒進名校。可是進入名校后,女兒成績一直大起大落,最近又掉到年級三四百名,上重點高中有點懸。更要命的是,一個同事的孩子從小學起苦練奧數,現在成功晉級某重點高中的實驗班,陶艾有些懊悔當年太心疼孩子,沒保持讓孩子補課。
事已至此,他只有積極為再次捐贊助學運籌帷幄。這需要錢,初步預計5萬。所以,陶艾買保險、炒股票,去年又貸款買了一套小戶型用來放租,都是為了補充收入。陶艾承認,他只是把“老師”當作一項工作,守住基礎的職業(yè)道德底線。備課和上課時間比已經退化到1:1……
沒課的時候他也許會在家監(jiān)看股票大盤走勢。他同時又重復強調,自己要對得起這份工資,要無愧于自己的良心…
陶艾說,所謂“師德”,始終和全部社會的道德水準相對應,是大家都在退步,“這也讓很多老師多少有些心安理得。”成都商報記者鄭銳
延伸瀏覽
來電市民:教師很難獨善其身
教師的職業(yè)道德有沒有降落?如果降落了,其中原因是什么。昨日,來自成都商報熱線的反饋顯示,打進電話的市民,其中包含幾名老師,均認為教師的職業(yè)道德在過去的十余年中明顯降落。
市民董先生來電說,他的父母都是教師,以前這個職業(yè)很受人尊重,但是現在變了。“學校亂收費,從幼兒園就開端,沒有不收禮的老師,很多家長心坎對老師已經不尊重了!彼f。有的市民甚至用“腐敗的校園”來詮釋師德的明顯降落。
打進電話的市民中有幾位是教師或曾經當過教師,他們中的大部分人表現,商品化導致了師德的降落,李先生是一名從事教學快30年的老教師,他認為,社會上有人責備教師越來越功利,但老師也是普通人,在社會價值觀轉為重“利”的背景下,很難獨善其身。市民李女士說:“都說老師的待遇進步了,實際上只是表面現象,城鄉(xiāng)聯(lián)合部的老師的待遇都沒有到位!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