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突如其來,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中,我省涌現出一批先進典型,他們勇于擔當,沖鋒在前,不計報酬,不顧危險,用愛和奉獻守護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張嶺:“比起父母和孩子,湖北人民更需要我”
2月27日凌晨兩點,濟寧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護師張嶺結束了夜班的工作,走出黃岡市大別山區(qū)域醫(yī)療中心的病房。
剛剛滿30歲的張嶺已是科室里的骨干。大年初一,在接到支援湖北的通知后,她第一個報了名。1月27日上午8點下了夜班,張嶺回到婆婆家,下午就接到了單位的電話,讓她返回醫(yī)院進行培訓,準備第二天出征!捌牌女攬鼍涂蘖,她舍不得我走,我心里特別難過。”張嶺回憶。
家里很需要張嶺,兩個月前婆婆剛做完腎臟手術,張嶺的兩個孩子,大的3歲,小的才1歲半,姥姥也生病住進了張嶺工作的醫(yī)院。但張嶺還是毅然奔向前線。
“我還好,公公能幫忙照顧孩子,老公的單位尚未復工,有時間顧及家里,姥姥那邊有舅舅幫忙!睆垘X說,“比起父母和孩子,正奮力與病毒斗爭的湖北人民更需要我!
耿治英:“為了患者早日康復,付出再多都值得”
我省援助湖北第一批醫(yī)療隊員、東營市人民醫(y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yī)師耿治英來到黃岡市大別山區(qū)域醫(yī)療中心后,擔任四樓西區(qū)醫(yī)療負責人,為西區(qū)41張床位的患者提供醫(yī)療救治。
本月初,全部在床患者進行核酸檢測。取咽拭子標本前,耿治英一遍遍叮囑操作人員提高取樣質量。出隔離病房后,她顧不上休息,第一時間奔到檢驗科查詢標本情況。此刻,連續(xù)工作數小時的耿治英衣服從里到外已經濕透。
經初檢,21位患者的檢測結果呈陰性。按照診療方案,需要對他們進行CT檢查并復查核酸。然而當時中心還未安裝CT設備,需要用救護車把患者運送到老院區(qū)檢查,此時救護車都已派出他處,患者出院只能推遲。
“患者著急,我更著急。”耿治英說,讓康復患者盡快出院是當務之急,既能為黃岡市民和醫(yī)護人員增添信心,也能緩解床位緊張。為此她四處協調,最終爭取來兩輛救護車。2月4日CT檢查全部完成,CT好轉明顯的患者又接受了第二次咽拭子標本采集。2月5日晚,檢測結果出來了,4位患者二次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那一刻,耿治英淚流滿面。她說:“為了患者早日康復,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
杜希霞:軍人本色不變,哺乳期媽媽堅守一線
“若有戰(zhàn)、召必至”,這是臨沂機場候機樓黨支部副書記、機場急救中心護理主管杜希霞退伍時立下的誓言。
杜希霞2006年從武警山東省總隊醫(yī)院退伍,14年后疫情發(fā)生,她大年初一晚告別只有10個月的雙胞胎女兒,獨自駕車500公里返回機場抗“疫”一線。
初二凌晨1點,杜希霞把車開到了機場,緊接著開始梳理《臨沂機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工作方案》,對方案中的每個細節(jié)、每個分工、每個處置流程連夜進行了細致分解、推理,確保機場防疫預案大綱的全面性、實用性。
機場防控疫情有很多難點。杜希霞每天認真統計疫情數據、上報疫情、排查旅客出入港情況、發(fā)放防疫物資……
杜希霞上了抗擊疫情火線,10個月的孩子斷了奶!耙灰曨l,只要她們看到我,或者聽到我的聲音就會哭,根本停不下來。”為了不讓女兒難過,她只能選擇晚上在女兒睡著的時候通過視頻看一眼,每每看到熟睡的女兒,她總情不自禁地濕了眼眶。
戰(zhàn)場轉換了,杜希霞的軍人本色沒變。(記者 于新悅 李振)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