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隆伯格被認為是一名溫和的民主黨人。他在氣候變化、槍支管控、移民和墮胎問題上持自由派觀點。但是在經(jīng)濟和治安問題上更為保守。
在擔任紐約市長期間,他為紐約市警察局的攔截搜身政策進行了辯護。批評人士說,這項政策針對非裔美國人和拉美裔美國人。
《衛(wèi)報》報道稱,自2008年以來,每次總統(tǒng)大選都有人猜測布隆伯格會參選。
2008年甚至出現(xiàn)了一場“布隆伯格運動”(Bloomberg movement),該運動在2010年重新啟動,目的是讓布隆伯格參加2012年的總統(tǒng)選舉。但從來沒有任何證據(jù)表明,布隆伯格參選是得到了民眾的實際支持。
所以這次,布隆伯格參選這事一有風吹草動,媒體們就興奮了。
特朗普最不喜歡的CNN,其7日的分析文章稱布隆伯格是特朗普的解藥。該文章認為,布隆伯格是一位嚴肅的商人(特朗普是眾所周知的娛樂明星商人),曾在911后幫助紐約恢復正常。
“布隆伯格可能會選擇在距離2020年選舉日不到一年的時候參加民主黨總統(tǒng)初選,但他恰恰是美國在后特朗普時代治愈自己所需的靈丹妙藥(elixir)!

《紐約時報》8日刊登了這樣一篇專欄文章:

作者認為,布隆伯格應該競選總統(tǒng),理由有兩個。首先,他將是一位非常好的總統(tǒng),可能是一位偉大的總統(tǒng)。其次,他擊敗特朗普的機會比當前民主黨的任何人都大得多。
《華盛頓郵報》則提出擔憂,9日報道稱,布隆伯格是世界上最有錢的人之一,這意味著,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在競選活動上投入無限的資金。但錢可能并不重要,因為真正的問題是,在民主黨激烈競爭中,他是否還有一席之地。
作者認為布隆伯格的意識形態(tài)比較復雜,這會給他的民主黨初選構(gòu)成挑戰(zhàn)。雖然他在擔任紐約市長期間有一些成就,“但在總統(tǒng)初選中,投票者更看重的不是管理技能,而是在一些問題上的共識,以及對民主黨未來走向的愿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