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給村民寫的借據(jù)(視頻截圖)
12月18日訊 攥著一張張欠條,平陰縣劉廟村的幾位村民心里面跟這天氣一樣,哇涼哇涼的。九十多萬,才三四天的時間,就這么打了水漂。
據(jù)山東廣播電視臺齊魯頻道《拉呱》報道,因為村里修路,村主任黃召增前前后后借了村民黃大哥等人90多萬。一村之長借錢,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再說當初打欠條時拿魚塘和養(yǎng)殖場做了抵押,還錢是板上釘釘?shù)氖隆?墒牵錢的日子到了,一村之長卻失蹤了。
村長跑了不要緊,還有抵押的魚塘,也算是固定資產(chǎn)。債主周長亮說,村主任家的400只羊已經(jīng)賣完了,錢已經(jīng)拿走了,現(xiàn)在羊沒有了,水庫也賣給別人了,現(xiàn)在別的債主占著水庫。
當大家找到當時抵押的魚塘才知道,魚塘根本不是他的。用別人的魚塘抵押借錢,這是明擺著在忽悠人,F(xiàn)在幾位債主后悔萬分,畢竟錢是一分一分掙出來的,更何況是90多萬。自從黃召增帶著一家老小人間蒸發(fā),大伙就沒停止過尋找。
沒辦法,幾位債主決定去派出所報案,民警表示會介入調查。隨后,記者也咨詢了律師,舜翔律師事務所王春峰律師說,從當事人提供的承包合同和借據(jù)來分析,借款人提供的擔保物魚池,他并不想有所有權和承包權,提供的是虛假擔保。如果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那就存在詐騙的可能性。如果是運營失敗,那就可能構成民事方面的欺詐。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