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12月5日訊(記者 陳海濤)黨的十八界五中全會決定實施全面二孩政策,這項新政策雖還未完全塵埃落定,但其具體實施已是指日可待了。這樣做,從宏觀上講,可以緩解勞動年齡人口的不斷減少和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有利于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的長期持續(xù)偏高;從微觀上講有利于強化家庭養(yǎng)老和抗風險等傳統(tǒng)功能,能夠保持經(jīng)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活力,促進家庭幸福,有利于國家的長期發(fā)展。新生育政策下,哪些人將會成為生二孩的主體呢?毫無疑問,應該是40歲以下的獨生子女家庭。
記者采訪東營市利津縣衛(wèi)計委相關工作人員。據(jù)了解,一般醫(yī)學上把35歲以上的女性懷孕生育定位高齡產婦,而40歲以上則被成為超高齡產婦。35歲婦女的生育活力只是25歲婦女的一半,年輕的育齡人群,生命力旺盛,身體所患疾病少,不容易把一些病因遺傳給下一代,這不但保證了優(yōu)生,也減少了孕婦懷孕和生育是的危險幾率。相反,高齡女性懷孕,胎兒染色體異常,風險增加,妊娠期并發(fā)風險也會增加。
40歲至50歲的人被成為中年人,中年人是社會群體中活的最累的群體。在工作中是單位骨干,處于事業(yè)的上升期,會承擔較大的工作量和工作思想壓力;在家庭中是頂梁柱,上要贍養(yǎng)照顧父母,下要撫養(yǎng)教育孩子,會承擔較大的經(jīng)濟和思想壓力。有一段時期,中年人死亡率偏高,層引起過社會的關注,這勢必要降低生育意愿,因為生育二孩需要經(jīng)濟和精力的付出。
另外,較年輕的獨生子女家庭夫婦,生二孩原因為父母年齡不算很大,身體也比較健康。除生活能夠自理外,還可以幫助其撫養(yǎng)小孩。相反,年齡較大者,其父母的年齡也會相應較大,不但不能幫助帶孩子,甚至還需要照顧,這樣一比較,即為俗話說的“里外兩鞋提”,高下優(yōu)劣,甚為分明。
當然,許多事情的做與否,成與否,有著很多的很復雜的影響因素,不能一言以蔽之。只要符合新的生育政策,無論年齡小的還是大的獨生子女家庭,都有生育二孩的權力。而且,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和生育意愿因人而異,也不能一概而論。雖然說40歲以下的育齡人群是生二孩的主體,但我們沒有任何權力不讓40歲以上,甚至是更高年齡的人生育二孩。同樣,我們也沒有任何權力干涉40歲以下的人群不生二孩。當然,我們不愿意看到的,還是因為生二孩癮大的家庭矛盾甚至產生更嚴重的后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