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訊 據(jù)山東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報道,今年的12月2號是我國第四個交通安全日,今年交通安全日的主題是拒絕危險駕駛,安全文明出行。關于危險駕駛,今年11月1號開始正式實施的《刑法修正案(九)》對其作了補充規(guī)定,將從事校車或者旅客運輸?shù)葮I(yè)務的違法行為納入到了危險駕駛罪當中。而說到校車安全,近年來一直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各部門的不懈努力下,我省校車安全方面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是在部分地區(qū),黑校車仍然存在。特別是一些黑校車超員超載的現(xiàn)象,嚴重威脅著道路交通的安全。
德州齊河:多部門聯(lián)動 緩解學生乘車難問題
日前,德州市齊河縣交警大隊黑校車專項整治現(xiàn)場查獲一輛超載校車,經(jīng)檢查,這輛核載9人的面包車,實際拉送學生16人,而原本正常的座椅也都被拆除,換成了長條板凳。對此,執(zhí)法人員對其車輛進行了暫扣,并對駕駛人進行了罰款400元,駕駛證扣9分的處罰。
跟剛才的面包車一樣,交警查獲的一輛公交車同樣存在超員現(xiàn)象。但是更為嚴重的是,原本核載19人的座位,實際上卻坐了34人,存在著重大的安全隱患。隨后,記者跟隨執(zhí)法人員巡查了多家學校,發(fā)現(xiàn)無論是私家面包車還是公交車,學生超員的情況不在少數(shù)。
德州市齊河縣教育局安全科科長趙元杰告訴記者,學生家長合租的車輛比較多,車況也很差,基本是9座、11座或7座的面包車,那個時候光面包車就一百多輛。說起合租車輛,學生家長也有苦衷:“小黑出租車覺得不大穩(wěn)當了,但家長忙起來,沒辦法。”
據(jù)統(tǒng)計,截至到2014年底,從山東省學校分布來看,校車使用量的學校比較少,只占全省學校的10%,安全形勢不容樂觀。德州市齊河縣交警大隊一中隊中隊長張孝峰說,家長比較重視孩子的教育,希望孩子在師資力量強的,環(huán)境好的學校就學,進城上學的孩子比較多,學校比較集中,由此有很多托管、小飯桌產(chǎn)生了。
齊河縣啟智托管中心負責人李崇凱告訴記者,對于校車安全的問題,他是最有體會的。一年前,當時由于接送學生的車輛嚴重超員,李崇凱被交警處以罰款200元,駕駛證扣6分的處罰。如今,經(jīng)過一年的調(diào)整,啟智托管中心不僅購置了校車,而且生源也增加了一倍。李崇凱告訴記者,最大的改變就是家長對我們的信任程度高了,招生比較好一點了。
現(xiàn)在,在齊河縣各學校,接送孩子的私家面包車已經(jīng)基本絕跡,取而代之的是校車。德州市齊河縣則坤小學校長王立春向記者展示了校車上的安全設置:“這個小紅鈕就是報警系統(tǒng),當學生都下車以后,它會提示跟車人員或者司機,你要巡視一下車廂,看看有沒有遺漏的孩子。巡視完了,按上它,報警系統(tǒng)就會停止,然后你就可以下車了。”王立春告訴記者,今年5月份,學校購置了四臺校車,學生上下學乘車,已不再是難題。“車上有隨車記錄儀,而且專門有對司機的監(jiān)控,司機接打電話、抽煙,我們會對司機第一時間進行教育,如果再不行,我們進行換人。”
德州市齊河縣教育局安全科科長趙元杰介紹說,駕駛員一周要有一次集中學習,一開始大部分都沒有按要求做到,有的兩周或者一個月集中學習一次,F(xiàn)在基本上每周一的時候,要把上一周的情況給駕駛員通報一下,再提提安全行駛的要求。德州市齊河縣交警大隊一中隊中隊長張孝峰則表示,對一些雖然有制式校車,但是沒有校車標牌,沒有相應的駕駛資格,再就是沒有配備看管人員的,按校車管理條例進行處罰,對上述車輛進行查扣。
在多方努力下,現(xiàn)在齊河縣的正規(guī)校車已經(jīng)由最初的3輛增加到了42輛,有效緩解了城區(qū)學生乘車難的壓力。不過記者發(fā)現(xiàn),雖然黑校車現(xiàn)象得到了遏制,但是電動三輪車接送學生的現(xiàn)象依舊存在。張孝峰告訴記者,有一些經(jīng)濟比較弱的管理機構,鉆交警空子,認為只管機動車,所以他們就轉變方法,用電動的三輪車接送孩子。在查處過程中,交警先把孩子用警車送回去,然后對當事人進行批評教育,逐步把他引到正規(guī)的渠道上來。
學生的交通安全,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安寧。對此,齊河縣交警大隊聯(lián)合縣教育局、客運公司等相關部門,建言獻策,努力緩解全縣學生乘車難的實際問題。德州市齊河縣教育局安全科科長趙元杰認為,中學分年級放學,并且放學時間間隔至少要三個小時,另外還建議有的學校單周或者雙周放,錯開上下學的高峰。德州市齊河縣交警大隊一中隊中隊長張孝峰說,要進一步把管理的觸角伸到農(nóng)村,還有警力比較薄弱的地方,加大管理力度。山東省公安廳交警總隊副總隊長張賢艷表示:“我們配合教育行政部門,在抓好校車的同時,認真落實刑法第九條修正案,對校車所有人,管理人安全員,加大安全教育和警示的力度,嚴格查處違法行為。同時與省檢察院,省法院等相關部門溝通,根據(jù)刑法第九條的要求,規(guī)范我們內(nèi)部管理程序。第三個,我們要加強執(zhí)法監(jiān)督,加大對危險駕駛,特別是危險駕駛校車這種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
要想徹底查處山寨校車,不光治標更要治本,需要各個職能部門齊抓共管,多措并舉,打出組合拳。雖然,校車安全之路看似困難重重,但是慶幸的是有些地方的校車改革已經(jīng)初見成效。
萊蕪:交警、校車公司、學校形成合力 保障校車安全
每個月萊蕪市交警支隊都會對各個轄區(qū)學校的學生和校車駕駛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對校車硬件設備進行不定期檢查。萊蕪市交警支隊城區(qū)大隊巡查中隊中隊長孫之圣介紹說:“特別是現(xiàn)在臨近秋冬期路面濕滑這種狀況,我們中隊組織民警對校車的輪胎、制動、方向、以及其其它安全設施,進行了一次統(tǒng)一的檢查。”
采訪中孫之圣告訴我們,交警部門監(jiān)管校車義不容辭,但是要想取得好的效果,首先應該以身作則。“每個月也是對責任民警具體分管的情況進行不定期的檢查,看看他對公交公司,駐地企業(yè)有沒有檢查到位,落實到位,上課的情況到位進行抽查。如果落實不到位的一次通報批評,在績效考核系統(tǒng)中予以加扣分。”
據(jù)了解,萊蕪市公共汽車公司校車公司成立于2014年4月,擁有校車62臺,承載著全市大部分校車的運營線路。公司駕駛員張海峰表示,作為一個校車駕駛員來說,必須要細心,因為我們學生多,孩子小,自助能力差。駕駛員邊永波也感到了身上擔子確實挺重,一車孩子的安全都在自己的身上。
如何確保校車運營安全,萊蕪公共汽車公司的做法就是不僅要有足夠的安全資金做基礎,而且還要有科學技術做依撐。萊蕪市公共汽車公司安全部長黃帥向記者介紹:“我們這個監(jiān)控平臺能看到校車的行駛速度,監(jiān)控指示不要超速,俗話說的好,十次事故九次快。再一個對于車輛的管理,不能亂停亂放,要在指定位置停放。發(fā)現(xiàn)有亂停亂放問題,我們會及時處理和糾正。”
除了加大科技化的投入,對于駕駛員的考核同樣重要。黃帥介紹說,在選拔聘用過程中,公司都設了很高的標準,比如說駕駛員來之前,對他的駕駛證進行考核,是否合格,是否具備校車駕駛資質(zhì),再一個錄用期間進行筆試,面試,心里測試等幾個關口。萊蕪市萊城區(qū)口鎮(zhèn)校車車隊隊長劉秉春告訴記者,每個月有一次檢查衛(wèi)生,不合格的從倒數(shù)末三位開始扣錢,一般都是50塊錢。我們學習的時候,每個人缺席五分鐘就罰30塊錢。
為了最大限度提高校車安全系數(shù),除了依靠交警部門、校車公司的監(jiān)督管理之外,把好學校這一關口更為關鍵。萊蕪市萊城區(qū)吐絲口小學校長李金之介紹了在校車安全方面的經(jīng)驗:“我們在學生管理方面,學校采取的措施是定點集合,小組管理,教師護導,面前交接。”吐絲口小學學管部主任邢海濤說,每天要安排9個老師來帶隊,學生在這里站好隊以后,然后由老師清點人數(shù),如果缺一個學生,我們決不允許他帶走,學生站隊的過程中,這個門是始終關閉的。據(jù)了解,吐絲口小學目前有9輛校車接送學生,生源分布在周邊的20個自然村。不少學生還是留守兒童,父母在外地打工。因此,校車的出現(xiàn)對孩子的安全至關重要。
學校里有老師,校車上有協(xié)管員,下車后有家長,可以說學生從出門上學到放學回家,安全做到了無縫對接,既節(jié)省了時間,安全又得到了保障。大冶村離學校有4.5公里左右,原先沒有校車的時候,家長一天接送學生的時間大約在兩個小時左右,現(xiàn)在有了校車,用半個小時左右就解決了。
目前,萊蕪市一共開通了校車186輛,運行線路466條,運送學生近2萬人,覆蓋了萊蕪市所有的農(nóng)村鄉(xiāng)鎮(zhèn)。
其實,要想徹底解決校車問題,最重要的還是觀念問題,是把校車放在一個什么位置來考慮的問題。在加大財政投入的同時,各項配套措施也應跟上,比如專門成立管理機構,推動立法等。如果認識不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校車安全問題和孩子的生命健康還是會存在安全的隱患。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