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傳身教 帶出傳統(tǒng)好家風(fēng)
兒子幫她撐起半邊天,兒媳更是勝過親女兒。一次岳東銀去外地養(yǎng)老公寓考察,不慎崴腳,害怕耽誤工作心里急得很。為了讓母親快點(diǎn)好起來,兒媳用火烤酒,趁著熱燙給她擦腳,活血化瘀。這樣好的兒媳也讓她想起自己與過世的老伴兒相伴相持的日子,“之前他在的時候,我們村里人都說他是最好的女婿,他們村里的人又都說我是最好的兒媳,F(xiàn)在啊,我也有個知心的好兒媳嘍。”
提起家里的花費(fèi),兒媳告訴我們,現(xiàn)在公寓床位已全部住滿,僅排隊(duì)等待入住的老人就有200多名,資金緊張,平時都是緊著開銷。“母親做老年公寓10余年了,現(xiàn)在60歲的年紀(jì)不圖名不圖利,只希望所有老人吃好、住好、精神好,我們作為子女,和她的想法是一樣的。”
岳東銀最大的孫子在上高中時正趕上公寓基礎(chǔ)設(shè)施建設(shè),他從媽媽那里要回自己打小積攢的10萬元壓歲錢存折,并要求改成自己的名字,當(dāng)時媽媽還抱怨孩子才那么小就有私心,誰知存折要回的第三天,小孫子就把錢全部取出,用報紙包著放在懷里,在酷暑天大汗淋漓跑到公寓交給岳東銀,“奶奶,這些錢我用不著,你錢也緊,把這些買成電視、床給爺爺奶奶們吧。”
一個暖洋洋的下午,岳東銀最小的孫子來公寓玩,看到曬太陽的爺爺奶奶們,這個6歲的小不點(diǎn)兒跑到中間大聲說,“爺爺奶奶,等我長大后也像我奶奶一樣對你們好,我還要開著車帶你們?nèi)ヂ糜危o你們買好多好吃的。”稚嫩的聲音讓老人們咯咯笑著,“多好的孩子啊,應(yīng)該是我們給你買糖吃!”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岳東銀始終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胸懷,堅(jiān)持了十幾年!“人人都有老的時候,人老了最怕身邊沒有人照顧。怎樣才能讓老人都吃得好、住得好、精神好,有醫(yī)療保障”,這是她畢生要做的事。這就是年近六旬的岳東銀孜孜不倦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