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wǎng)濟南1月12日訊(山東臺 高昌杰 高杰 攝像 孔凡兵)在1月9日召開的國家科技獎勵大會上,山東大學共獲得三項國家科學技術二等獎,其中的兩個獲獎項目,山東大學是第一完成單位。
在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隧道建設中,突涌水、塌方會嚴重影響施工安全。由山東大學李術才教授主持的“隧道與地下工程重大突涌水災害治理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項目,用新的注漿工藝、材料和創(chuàng)新化的關鍵孔注漿理論,突破了突涌水與注漿封堵理論難題和關鍵技術。
目前,這項成果已經(jīng)青島膠州灣海底隧道等工程中得到應用,為40多個項目解決了突涌水治理難題。
此外,由山東大學劉建亞教授等完成的 “自守形式與素數(shù)分布的研究” 項目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這項成果歷時15年,打破了山東連續(xù)五年無緣自然科學獎的局面。
“我們所解決是非線性的問題,哥德巴赫猜想解決是線性的問題,非線性的要難數(shù)量要多。從事基礎科學研究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努力,長時間的積累和努力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山東大學數(shù)學學院院長教授劉建亞這樣告訴記者。
延伸閱讀:國家科技獎勵大會舉行 山東浪潮、康平納集團獲一等獎山東金正大公司緩控釋肥技術創(chuàng)新工程首獲國家科技獎袁隆平再獲國家科技獎 百萬獎金將平分(圖)煙臺4項目獲國家科技獎 地級市一次獲多獎很少見山東26個項目獲國家科技獎勵 企業(yè)主導項目占大多國家科技獎獲得者謝立信:讓山東眼科醫(yī)學站到國際前沿中式卷煙參評國家科技獎續(xù):項目將不參加評審衛(wèi)生部:“低危害”煙草研究不應參評國家科技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