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州版推拿團隊 記盲人創(chuàng)業(yè)者戈利敏(右二)
兗州人網(wǎng)站: (通訊員 周英敏 金瑞舟)毛澤東曾說過盲人是最痛苦的人,而自強不息的盲人是最可敬的人!
戈利敏,女,31歲,兗州兩家盲人按摩店的老板,雇傭的員工全是殘疾人,這些人每月會去一次敬老院義務為那里腰腿不好的老人按摩,是怎樣的經(jīng)歷讓她有了現(xiàn)在的成功與愛心?是商人的營銷還是真心的感恩?帶著這些疑問記者走進了戈利敏的世界。
發(fā)燒致盲 渴慕上學騎墻頭聽課
戈利敏4歲時因為發(fā)燒眼睛失明。失明后和伙伴們一起玩兒掉進池塘,被村里的老大娘救了起來,撿回一條命,因家里孩子多無暇照看她,就把她栓在了院子的棗樹上,一直到了上學的年齡,戈母想把她送到學校,學校不敢收,戈利敏就騎在學校的墻頭上聽課,聽的模模糊糊不懂的就放學問村里其他的小伙伴。像一句歇后語說的:騎著墻頭聽課——加強學習!
一次下雨,她照樣騎在墻頭上聽課,放學了,其他同學都打傘回了家,戈利敏卻像條擱淺了的魚趴在了泥窩里找不到回家的路,直到母親久等不見,到學校附近來找才把她背回了家,戈母見女兒渴望上學,跪求校長讓她在走廊聽課,校長答應了,從此這個村里的小學走廊里多了一位特別的學生,有時學生們會拿她取消開心,但她仍珍惜這樣上學的機會,一直到10歲。
10歲時鎮(zhèn)里領導到村小學檢查,發(fā)現(xiàn)了這個特別的學生,了解了情況后,被小女孩的好學精神感動,幫忙聯(lián)系了濟寧的一所盲校,戈利敏有書讀了!她說:“當時就想只要能讓我上學,三天不吃飯都行。”
初中畢業(yè)家庭困難棄學 自學練推拿
戈利敏的家庭條件不好,父親有腎病,家里有一弟一妹,全靠母親侍候幾畝地周轉,給戈利敏交了盲校的學費,生活費就短一缺二的,好在盲校設立了獎學金激勵學生,戈利敏憑借優(yōu)異的成績次次都能拿到獎學金,200元,足夠節(jié)儉的她在校3、4個月的生活費了,就這樣戈利敏初中畢業(yè)了。
按戈利敏的愿望畢業(yè)后要接著進行盲人推拿技術的學習,這是她的夢想,但那時候父親得病需要動手術,一萬多塊的學雜費需要一次交齊,對于僅靠母親種地維持的家庭來講太難了,無奈戈利敏以學不進去的理由止住了學業(yè)。
但她并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回家后開始自學推拿。這個過程她學了大量的理論,缺少的是實踐的機會,而且書中涉及中醫(yī)解剖等方面的知識她不懂,這時一位戈利敏生命中的貴人出現(xiàn)了。
貴人相助 三年出師
這位貴人是一位40多歲的推拿師,她已經(jīng)觀察這個小姑娘一段時間了,看到她的好學上進就跟戈母說:“若是放心可把她交給我,以后她起碼不會成為家里的負擔。”戈利敏跟著師傅邊學邊問邊實踐,不到3年師傅說:“你這樣跟我干也不是個長法兒,出去闖闖吧!”
當時開一個按摩店需要一萬塊左右,戈利敏很擔心,自己一沒有專業(yè)證件,二沒有資金,又不懂經(jīng)營怎么能自己開店呢?師傅給了5000,說另外的5000你去自己想辦法,沒有證件可以補考,關鍵是技術好就行,就這樣戈利敏被師傅“逐”出了門。
自立門戶 萬事開頭難
戈利敏東拼西湊弄夠了另外的5000元錢,在濟寧開始“自立門戶”,萬事開頭難,一是沒有顧客,二是有了顧客,顧客的問題我們幫忙解決不了。為解決技術問題,戈利敏那時候常常一大早去敲師傅的門請教,師傅不懂的再問高手,技術上的問題算是解決了;沒有顧客戈利敏也不閑著,有些孤寡老人腰腿不好,她會免費幫他們按摩,一些老奶奶看一個姑娘在外打拼不容易,忙的顧不上吃飯,會做好飯給她送去,老人們在閑談時談到戈利敏和她的技術贊不絕口,這倒成了無形的推廣,終于,通過口碑相傳店里逐漸有了生意,有了技術和客源,很快30多平米的小店里生意就紅火起來了。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