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零時,濟南正式迎來今冬供熱季。11月13日,記者從濟南市政公用局了解到,今冬全市15家熱企供熱區(qū)域也新鮮出爐,目前城區(qū)集中供熱面積為10172萬平方米,首次突破1億平方米。各大熱企已啟動鍋爐,且儲備下近90萬噸燃煤,可滿足30天以上采暖消耗。
11月13日下午,濟南市政公用局巡視員郭森在接聽12345市民服務熱線時表示:“目前全市已儲煤近90萬噸,可滿足30天以上采暖消耗,保證供熱‘不斷糧',從11月15日零時起,各熱企就要開始達標供熱了。”
針對可能到來的嚴寒期,負責西城供熱的濟南熱電計劃適時啟動9處燃氣鍋爐項目,包括濟南港華傳媒大廈、省委二宿舍、普利中心、物資局4個調峰點,及山東濟華舊投官扎營片區(qū)、名泉春曉、鐵路南貨場、經三緯九、西苑5個調峰點。據了解,濟南今年共新建供熱管網62.8公里,“汽改水”及危舊管網改造55.7公里,實施26個小區(qū)二次管網改造。新增供熱面積780萬平方米,還有300萬平方米左右供熱面積進行了熱計量試點,目前全市供熱普及率已達72.6%.其中,總投資6.36億元的唐冶熱源廠及配套管網建設項目現(xiàn)基本具備一期運行條件,年底前就能投用。
此外,濟南市政公用局還推進了空氣源、污水源等多元化供熱格局。高墻王小區(qū)6萬平方米空氣源熱泵項目已完成建設,并將于今冬投運;藍石大溪地小區(qū)利用地源熱泵技術,今冬可實現(xiàn)供熱28萬平方米;清雅居小區(qū)污水源熱泵供熱項目一期30萬平方米啟動實施;華山、美里湖、力諾等片區(qū)空氣源熱泵、生物質鍋爐等新能源與再生能源供熱應用也在推進中。
【相關新聞】
室溫不達標和熱計量如何退費
最低溫提至18℃供熱細則還在制定
新實施的《山東省供熱條例》規(guī)定,今年供暖室內最低溫度由此前的16℃提高到18℃,如果不達標如何退費?11月13日,記者從市供熱辦了解到,針對新條例,他們正在研究制定符合濟南實際的實施細則,預計明年才能出臺。
今年剛施行的《山東省供熱條例》對溫度標準規(guī)定了4個條件,分別是:室外溫度不低于供熱系統(tǒng)最低設計溫度;建筑圍護結構符合當時采暖設計規(guī)范標準;室內采暖系統(tǒng)正常運行;熱企應保證采暖供熱期內用戶臥室、起居室的溫度不低于18℃。對熱企原因造成的室內溫度不達標情況,熱企應承擔檢測費用并減收熱費,具體辦法由設區(qū)的市、縣(市)人民政府制定。市供熱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新條例判斷是否達標,除要滿足上述4個條件外,若因以下6種情況造成溫度不達標的,也不在退費范圍之內:擅自拆、改室內供熱設施影響供熱的;室內裝修致使散熱器無法正常散熱的;屬用戶管理的供熱設施維護不當的;未按規(guī)定交納當年采暖費的;室外平均溫度低于-7℃的;發(fā)生不可抗力事件,造成無法正常供熱的。
此外,新出臺的熱計量繳費標準中還明確了居民用戶熱量收費上限不超10%的規(guī)定,即在供熱計量整體改造完成前,對居民用戶按照用熱量收費數額超過按供熱面積收費額的,其超過部分的收費上限不得超過10%.這表明原先熱計量用戶退、補費的“多退少不補”原則不再適用。
◎新增供熱
今年東部城區(qū)30多個小區(qū)新加入供暖。截至今年11月5日,濟南熱力轄區(qū)新增供暖用戶主要有甸柳七、八區(qū),十畝園小區(qū)等供暖孤島小區(qū),以及翡翠清河、恒大名都、恒大城、北胡社區(qū)、龍園小區(qū)、景苑二期、燕山公館、舜奧南區(qū)、北區(qū)、省直漢峪住宅小區(qū)、中建鳳棲第等新建小區(qū)。記者從主要負責西部城區(qū)供熱的濟南熱電了解到,截止到今年11月5日,今冬新增約300萬平方米供熱面積,分布在20余個小區(qū)。包括山化宿舍、西市場商業(yè)街片區(qū)、太平洋西區(qū)、梁莊南北區(qū)、七里山片區(qū)、經七路776號院、玉函新南區(qū)、、偉東一區(qū)、福利院宿舍。中海國際社區(qū)A地塊、盧浮宮二期、濟南站南貨場(經緯嘉園)、鑫苑名家一期、鐵路玉函五區(qū)、綠地濱河國際城、泉景天沅-和、雅園、國華東方美郡北區(qū)等新建小區(qū)今冬供熱季也能加入集中供暖。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