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網綜合報道】加拿大在短短3天內接連發(fā)生兩宗恐怖襲擊,對于這個一向給人安全和平印象、彷佛與沖突和恐襲無緣的北美國家,可以說是最響亮的一次警號。香港《文匯報》10月24日評論指出,近年“獨狼式”恐襲迅速崛起,令各國防不勝防,此次加拿大的事件正凸顯出在恐怖主義的威脅面前,全球并不存在任何“安全地帶”。
加拿大雖然與美國同樣允許民眾擁有槍械,但當地極少發(fā)生大型槍擊案,犯罪率也相對較低,久而久之令當地人習慣和平。美國發(fā)生“911”恐襲后,多國均加強政府建筑物的保安措施,不過加拿大未有跟隨,如渥太華國會大樓等國家機關依然開放讓公眾任意出入,此次沒有釀成更嚴重傷亡,已屬萬幸。
此次襲擊令加拿大民眾如夢初醒,但其實無論是該國官員,甚至恐怖分子,近來已不斷警告恐襲風險就在身邊。加拿大加入空襲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圣戰(zhàn)”分子此前已呼吁支持者發(fā)動恐襲報復。在渴望吸引外界注意的恐怖分子眼中,加拿大就如同靜止不動的標靶。
加媒報道表示,無論是20日駕車撞死士兵的魯洛,還是22日闖入國會開火的畢博,均已被當局監(jiān)察一段時間,甚至已被沒收護照禁止出境,阻止兩人赴中東加入IS,但這卻反而引發(fā)他們在本土施襲。文章表示,這反映出各國在防止“出口”恐怖分子的同時,面臨如何處理這些本土計時炸彈的難題。
從去年波士頓馬拉松恐襲、倫敦街頭斬首,到今年加拿大恐襲,足以反映要防范“獨狼式”襲擊是何等困難。渥太華槍擊案不僅打碎加拿大社會的安全迷思,也是提醒外界即使看似安全的國家,也可能遭到恐怖主義的毒手,各國不可再自欺欺人,而是應該切實正視危機。 (實習編輯:馬丹 審核:譚利婭)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