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王鴻雁在給患者交流時,整個人也閃現(xiàn)著自信又溫柔的光芒。
來看病的都是“熟人”
記者在兗州人民醫(yī)院皮膚科門診部見到了王鴻雁,155左右的身高,干練的短發(fā),溫柔的語調(diào),表情豐富,笑時常露出8顆牙,看到病人著急她的表情也會凝重起來。
等待采訪時有十幾個患者前來就診,只有一個新病號其余的都是老熟人了。
“王醫(yī)生,你昨天不坐診啊?我昨天專門來找你沒找著呢?你看俺閨女臉上里小疙瘩,一開始去其他醫(yī)院看,醫(yī)生給做冷凍,見效倒是快,沒過幾天又起來了你看,比之前還多里,鄰居介紹說你看的管,你給看看吧。”一位村里來的患者說。
王醫(yī)生一看是扁平疣,先簡單給病人說了下病因,說明患者在平時生活中需要注意的生活習慣,接著給出治療方法:不再采用冷凍治療,改打針,打十多天后出現(xiàn)癢、紅腫等癥狀就是發(fā)出來了,就快好了,前后需要1個月的時間,不過能除根。最后還介紹了幾個土法:在家種點芝麻,用芝麻花在患處搓擦;吃生薏米。
《潛伏》中余則成說翠平拿槍時整個人放光,這話也可以用在王鴻雁身上,當王鴻雁在給患者交流時,整個人也閃現(xiàn)著自信又溫柔的光芒。
看一個病人交一個朋友
皮膚科的很多疾病是具有傳染性的,性病也屬此科,很多膿、皰是長在很隱私的部位,在外人看來很惡心,也不衛(wèi)生,但王鴻雁每天面對的就是這樣的人群。長期坐診的王鴻雁總結(jié)了很多經(jīng)驗,她理直氣壯的說在皮膚科沒有醫(yī)患糾紛。
“來看病的或多或少都有一種自卑心理,尤其是像白癜風那樣的患者,人們會躲著他們,病情本身不會給身體帶來多少痛苦,更多的是心靈的煎熬,像這樣不傳染的我摸摸病患,告訴他們我不嫌棄他們,再安慰安慰,遇到實在暴躁的先聽他說完,再處理,有時聽完患者的傾訴,他就能靜下來了,遇到那種十分灰心的,我會說你要不要跟我換換?
王鴻雁很擅長心理疏導,“因為我骨子也有那種怕被歧視的自卑,所以我能理解他們,在我們科室沒有醫(yī)患糾紛,基本上看一個病人交一個朋友。”
只有在工作中才覺得自己是與人是平等的
從1993年畢業(yè)到如今,王鴻雁已在兗州人民醫(yī)院坐診二十多年了,這二十幾年,王鴻雁從沒有遲到早退過,領導與同事們都有目共睹。
兗州人民醫(yī)院王副院長看著王鴻雁從剛畢業(yè)的小姑娘一路走到現(xiàn)在的皮膚科主任。王院長說:“以前在老院的時候,她騎自行車上班,她那個身體條件得賠多少個小心,特別是趕上刮風下雨下雪,可她從沒遲到過,都是早來,F(xiàn)在帶著兩個年輕的大學生,任務很重,沒說苦叫累,這種精神我都很敬佩。”
耳鼻喉科的王大夫只說了三個字:“很能干!”
09年底,王鴻雁的同事突患急病,王鴻雁連續(xù)100多天連軸轉(zhuǎn),她說最怕患者來掛號看病科室沒人。
“我很愛我的工作,因為只有在工作中才覺得自己是充實的,是與人平等的。不是科室、患者需要我,而是我需要他們,在這里我可以幫助許多人,讓我有自信,我覺得我的存在是有價值的。”
“原本很怕退休,因為退休后就沒有地方干活了,現(xiàn)在我想通了,我現(xiàn)在要多跟殘聯(lián)那邊聯(lián)系,看看有什么需要我的地方,可以做些公益。別的不會,看個皮膚病還是可以的。畢竟一路走來真的有太多的人幫助我……”
幾個耐人尋味的小細節(jié)
一個要點雀子的患者掛了王鴻雁的專家號,這個其實普通號可以解決,王鴻雁就讓他換成普通號“能不多花錢,就不讓患者多花錢。”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