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簡直就是好萊塢大片《世界末日》里的情節(jié),在影片中,布魯斯·威利斯飛到一顆小行星的表面。
美國航天局(NASA)今天透露,它的兩名宇航員已開始為現(xiàn)實生活中的登陸小行星行動進行訓練。登陸小行星將是人類登上火星的跳板。
據(jù)透露,相關(guān)訓練在一個巨大的水池里進行,在水底模擬失重狀態(tài)。兩名宇航員穿著經(jīng)過改裝的橙色宇航服進入美國航天局約翰遜航天中心無重力實驗室的水池中,這是一個40英尺(約合12.2米)深的游泳池,可提供無重力環(huán)境讓宇航員練習太空行走。
“斯坦·洛夫和史蒂夫·鮑恩參加過九次航天任務(wù)中的太空行走,兩個人總共在宇宙真空里待過62個小時以上,他們把這些經(jīng)驗在地球上付諸運用,幫助工程師確定宇航員在美國航天局的下一步深空探索中會需要些什么,”美國航天局表示。
水池里有一個“獵戶座”航天器—它將搭載宇航員前往小行星—模型,與之對接的是用來捕捉一顆小行星并將其送入月球附近一個穩(wěn)定軌道的機器人宇宙飛船的模型。
洛夫說:“我們在研究相關(guān)技術(shù)和工具,也許有朝一日能用來探索由機器人宇宙飛船從太陽周圍軌道捕捉到并帶入近月軌道的小行星。等條件成熟后,我們就可以把人送到那里提取樣本并近距離觀察。這就是我們的主要任務(wù),我們要找到適用的工具,確定如何提取樣本!
例如,造訪小行星的一個主要目標將是獲得一個完好無損、能顯示出分層的巖心樣本,從這種樣本中可以了解太陽系的年齡和形成過程。
但地質(zhì)學家用來收集巖心樣本乃至巖塊的工具不適合太空—在你眼前揮舞錘子是不安全的,你和它之間需要有那層頭盔玻璃來保全你的性命。
洛夫和鮑恩試著用一把氣動錘來感受一下用電池驅(qū)動的錘子會不會好使。
同時,他們還對供宇航員在小行星上穿戴的一款宇航服進行了評估。
美國航天局將找到一顆7到10米寬的小行星,將它朝著地球方向拖拽,最終進入月球附近的一個穩(wěn)定軌道。
然后,在2021年,宇航員將使用“獵戶座”載人飛船登陸這顆小行星,帶回土壤和巖石樣本供分析。
這顆小行星還可能會在21世紀30年代充當宇航員前往火星的中轉(zhuǎn)站。 (來源:新華國際)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