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首季棗莊PM10濃度全省最高 主要來源于城市揚塵
北外環(huán)一路段,有大量的罐車、貨車經過,車輛經過揚起了滿天的沙塵。 本報記者 白雪巖 攝.
本報記者 李泳君
近日,山東省環(huán)保廳公布了今年我省第一季度大氣環(huán)境質量17城市排名,相比去年同期,山東省空氣質量明顯改善,PM2.5、二氧化硫的平均濃度同比改善幅度都超過了15%。一季度,棗莊的藍天白云天數(shù)總共達到28天,但是PM10濃度頗高居全省之首,相關人士解釋稱,這主要跟干旱及城市揚塵有關。
PM10濃度出現(xiàn)負增長
記者注意到,2014年一季度藍天白云天數(shù),威海最高,總天數(shù)近70天,濟寧最差未達20天。棗莊的藍天白云天數(shù)達到28天,同比增加近2天。同比減少最多的是濟寧市,減少3天。
其中,細顆粒物PM2.5的濃度,棗莊同比改善幅度達到6%,濃度達到約每立方米130微克。細顆粒物濃度最好的城市是威海,為每立方米54微克,最差的城市是菏澤,為每立方米141微克;同比均改善,改善幅度最大的城市是聊城,為30.8%,改善幅度最小的城市是泰安,為5.5%。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可吸入顆粒物即PM10月均濃度最差的城市是棗莊,為每立方米233微克,同比惡化-10%,惡化幅度最大的城市是煙臺,為-11.2%。其中可吸入顆粒物濃度最好的城市是威海,每立方米87微克。
一季度,棗莊除了在可吸入顆粒物方面出現(xiàn)負增長之外,其余在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2.5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二氧化硫同比改善幅度約4%,約均濃度排名全省13,約為每立方米90微克;二氧化氮同比改善幅度約為8%。月均濃度排名全省第七。
城市揚塵是主要原因
據(jù)環(huán)保部門的工作人員分析,進入三月份以來包括棗莊在內的北方大部分地區(qū)長時間晴朗干燥,沒有明顯的冷空氣活動和降水,大氣中的污染物聚集,空氣質量同比明顯變差。
另外,可吸入顆粒物PM10在環(huán)境空氣中持續(xù)的時間很長,對人體健康和大氣能見度影響都很大。一些顆粒物來自污染源的直接排放,比如煙囪與車輛。另一些則是由環(huán)境空氣中硫的氧化物、氮氧化物、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及其它化合物互相作用形成的細小顆粒物,它們的化學和物理組成依地點、氣候、一年中的季節(jié)不同而變化很大。
工作人員表示,可吸入顆粒物通常來自在未鋪瀝青、水泥的路面上行駛的機動車、材料的破碎碾磨處理過程以及被風揚起的塵土。
13日下午六時許,在北外環(huán)一路段,有大量的罐車、貨車經過,車輛過后揚起了滿天的沙塵。“這一路段,經常有大量的卡車經過,拉的水泥等很多建筑材料,每次卡車過來都得躲很遠,太臟了,也很不安全。”附近一市民表示。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