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樹鋒
“2013年2月2日,牛西峰夫婦來到小馬青村,向村委反映父親過世后,大哥牛西岱分賬不合理,今后母親贍養(yǎng)怎么辦的問題。小馬青村黨支部書記牛宜棟了解到情況后,為雙方進行協(xié)調(diào)、說服工作,從下午直到凌晨兩鐘。最終村委提出公平合理、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意見。”這是記者在新兗鎮(zhèn)小馬青村采訪時看到的民情事務本上記錄的其中一個事件。
小小民情本,記錄大民生。像這樣鄰里矛盾、家長里短的小事,小馬青村的民情事務本上記錄了很多,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小馬青村黨支部真情為群眾辦實事,化矛盾,解難事,也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心系群眾,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真實集中體現(xiàn)。
小馬青村是新兗鎮(zhèn)比較富裕的村,人口有1400多人、住戶357戶。多年來,小馬青村黨支部以把維護群眾的利益作為天大的事來辦,群眾有問題、有矛盾、有糾紛,都會找到村黨支部去解決,真正做到有問題不出村。
“作為村黨支部,本身就處在最基層,直接面對老百姓,為群眾服務的。群眾所想的、所盼的,所要解決的問題,都是我們村委和黨員義不容辭的職責所在。”小馬青村黨支部書記牛宜棟告訴記者。
去年,有群眾反映村里地下排水管道老化的問題,每到雨季下大雨,村莊里的積水排不出去,雨水往家里灌,有些家庭每到下大雨時,都忙得不可開交,忙著從家里向外排水。
牛宜棟聽到群眾的意見后,召集村兩委開會,又召集黨員和群眾代表開座談會,征求群眾關于排水改造的的意見。不僅如此,村黨支部還將入戶用電線路老化存在安全隱患和群眾做飯灌液化氣的問題,統(tǒng)籌考慮解決。
去年底,小馬青村的排水管網(wǎng)改造解決了,入戶用電線路老化問題解決了,天然氣管道通到了每家每戶。不僅問題得到圓滿解決,村委還拿出錢來補貼,群眾僅拿很少的錢。
記者從小馬青村民情事務本上看到,既有反映兄弟鬧矛盾的、鄰里宅基地糾紛的,也有反映老人贍養(yǎng)的、經(jīng)濟糾紛的,都是一些家長里短的事,但對于老百姓來講,卻是很重要的事情,關系到村民團結,關系到村里和諧與穩(wěn)定。
“我們樂于幫助村民群眾解決瑣碎的事情,因為群眾信賴你、相信你,你能幫助主持公平、公正。一旦群眾有問題不找你,而是去找法院、打官司,或者去上訪,那就說明群眾不信任你這個黨員,不信任村委會了。慢慢的群眾就會與黨員、黨支部有隔閡了,有距離了。”牛宜棟表示,“我倒是希望群眾反映問題的事越少越好,因為這樣說明群眾之間沒矛盾了,沒糾紛了,村里就和諧了,穩(wěn)定了,村里就能騰出更多精力抓發(fā)展了。”
和群眾連成一片,圍繞老百姓的想法,辦什么事情都站在群眾角度上去考慮,去辦事,這也是我們黨走群眾路線的核心內(nèi)容。
結合正在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小馬村的老年公寓今年初六開工建設了,預計“五一”前后竣工啟用。牛宜棟告訴我們,村里老年人越來越多,70歲以上的老人有將近200人。村里建一個老年公寓,電視、床鋪一律配齊,讓70歲以上的老人免費入駐,提供免費的飯菜,讓老年人能夠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