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家里沒件像樣家具,做志愿服務卻舍得大把花錢
自己身居陋室,卻行善走遍四方,家里沒件像樣的家具,卻在地震災區(qū)花光了家里5萬多元的積蓄。濰坊奎文區(qū)居民譚瑞霞,用自己的愛心和奉獻,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新時代的“雷鋒”形象。(記者 王善龍)
今年51歲的譚瑞霞,家住濰坊市奎文區(qū)則爾莊社區(qū)。因為熱心于志愿服務,而被當?shù)鼐用駨V為熟知。
2013年7月22日,甘肅岷縣、漳縣交界地發(fā)生6.6級地震,譚瑞霞買上200個“杠子頭”火燒赴甘肅災區(qū)。為災民做飯、搬卸救災物資、搭帳篷、做孩子們的代課老師,與孩子們在一起住在簡易帳篷里,為孩子們做心理疏導,而這一堅持就是三個月時間;氐綖H坊老家后,聯(lián)系一家公益基金組織,給岷縣梅川鎮(zhèn)受災群眾捐贈109噸煤炭,方便群眾取暖過冬。
而這已經是她第九次進入地震災區(qū)進行志愿服務了。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fā)生強震時,她趕往北川災區(qū),成為服務于災區(qū)的一名志愿者。在北川,譚瑞霞待了一個月,抬傷員,搬運物資……最后,把剩下的100元錢都捐給了四川省紅十字會。
五次進汶川、三次進玉樹地震災區(qū),再加上前往甘肅地震災區(qū)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她被當?shù)厝罕娮鸱Q為“山東大媽”。
如此頻繁的到災區(qū)進行志愿服務,其實譚瑞霞并沒有太多的積蓄。身為一名下崗職工,對象也沒有正式工作,他們家的日子過得有些清苦。平日都是干勞務、打零工,到現(xiàn)在家里也沒有件像樣的家具,但為幫助困難群眾,卻出手大方。僅僅四川雅安和甘肅岷縣地震這段時間,譚瑞霞用光了家里兩年多積蓄的五萬多元錢,她捐助過的困難群眾自己都記不清了,在譚瑞霞的影響下,她的子女們也紛紛加入愛心志愿服務活動。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