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節(jié)看民俗 東營墾利:民間工藝虎頭鞋 走出產業(yè)新前景
來源: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今日報道》
崔桂花(右)正在做虎頭鞋(視頻截圖)
精致漂亮的虎頭鞋(視頻截圖)
齊魯網濟南2月7日訊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今日報道》報道,靈巧又不失威猛的虎頭形象,精心繡制的花紋鞋邊,軟硬適度的鞋底,如今,這種純手工制作、精致漂亮的虎頭鞋已不多見。東營市墾利縣民間藝人崔桂花,把這種傳統(tǒng)手工藝做成了大產業(yè)。
見到崔桂花時,她正在忙著趕春節(jié)期間的訂單,桌子擺滿了圖案明麗、樣式精巧的虎頭鞋零部件。
墾利民間手工藝人崔桂花:“在北京幾家公司,給人家做貼牌,青島、福建、上海,好多客戶,全國各地,我那日歷上寫著一些電話號碼和地址。”
因為喜歡琢磨,崔桂花做出來的虎頭鞋紋樣、款式都別具一格,一些象征著吉祥如意的圖案在她的刺繡下變得活潑有趣、栩栩如生。
墾利民間手工藝人崔桂花:“它的眼睛是蘋果花,代表著平安,花也有芯,代表著眼睛。”
小小的虎頭鞋,現在在民間會做的已經非常少,崔桂花卻幾十年來一直當作自己的事業(yè)堅持下來。在她的心里,這些民間流傳下來的手藝都是文化瑰寶,讓民間老手藝更好的傳承下來,就必須找到廣闊的市場。至今,她還對第一次闖北京,談下第一個客戶時的情景記憶猶新。
墾利民間手工藝人崔桂花:“他一看這鞋這么好啊,人家的客戶都拽著我要,當時他那屋里有一些買鞋的,給俺雙,偷著揪著我的襖,商量以后你做鞋哪里你也別供,專門做給我,從那以后我就知道我做的鞋有市場了。”
憑著一股專注,崔桂花的虎頭鞋在北京很快打開市場,一時間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看到商機的崔桂花,又召集了30多個姐妹,由她提供布線,負責設計新花樣、銷售,手把手的教街坊鄰居們做虎頭鞋,開始了流水生產。現在,崔桂花還開起了網店,每年從網上就能賣出近萬雙虎頭鞋。看到民間手工藝品市場空間大,崔桂花心里也有了一個夢想。如今,她聯合了當地的草編、黑陶等民間藝人,了解他們的傳承、制作、生產、銷售等情況,相互傳遞信息,交流經驗,力爭將這些傳統(tǒng)民間技藝發(fā)展的更加璀璨。
墾利民間手工藝人崔桂花:“孩子們對這些民間的東西都淡薄了,經濟意識都增強了,現在我也是觀察,小孩們有喜歡這種東西的,我就盡量的教他們,爭取把咱傳統(tǒng)的民俗工藝傳承下去,發(fā)揚光大。”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