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考消息網1月10日報道 俄羅斯媒體稱,印度IBN電視臺8日援引海軍消息人士的話說,2013年11月在俄羅斯北德文斯克交付印度海軍的“超日王”號航母(原“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已經抵達位于印南部卡納塔克邦沿岸的卡爾瓦爾海軍基地。
據俄新社1月8日報道,消息人士說,“超日王”號在7日到達基地,入列程序需要3-4月時間。艦上沒有搭載任何飛機和武器。俄羅斯售后服務小組將在卡爾瓦爾基地逗留一年。
報道稱,“超日王”號2013年11月26日離開北德文斯克駛往印度的常駐基地,12月9日離開俄羅斯水域。
報道指出,俄羅斯與印度在2004年簽署了雙邊軍事技術合作領域的第一出口大單——改造“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航母。合同規(guī)定,印度向俄羅斯支付7.5億美元改裝費,并為購買艦載機再支付7.5億美元。此后,雙方又簽署補充協(xié)議,將合同總額擴大到23億美元。
據報道,“超日王”號起初預計的交付期是2008年,但由于工程量增加,該期限一再延遲。航母交付儀式原定于2012年12月4日舉行,但在試航時發(fā)現(xiàn)一系列故障,包括主動力裝置的蒸汽鍋爐無法滿負荷運行。為此,交付期又推遲到2013年。最終,交付儀式于2013年11月16日舉行。
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1月8日報道,官員們說,這艘耗資23.3億美元、花了近9年時間才重建完成的二手“基輔”級航母(排水量44750噸)不久就會并入總部在孟買的印度海軍西部司令部麾下。
報道稱,這艘印度最大艦艇花了六個星期的時間從進行改裝工作的俄羅斯北德文斯克的北方造船廠航行回來。
盡管艦上有1600名海軍人員以及執(zhí)行多任務的直升機,但米格-29K戰(zhàn)斗機群還沒有上艦。高級軍官稱,印度海軍的飛行員“將在今后幾周內”開始駕駛米格-29K飛機著艦。
報道指出,到目前為止,只有俄羅斯的飛行員在航母上駕駛過米格-29。印度海軍的飛行員一直在位于果阿的一個設施里接受模擬器訓練。該設施里仿照“超日王”號航母建有一個短距起飛-攔阻網回收系統(tǒng)。
印度海軍飛行員和空管人員必須在“超日王”號入列前獲得證書。
到2017年,印度海軍計劃在該航母上安裝本土開發(fā)的近戰(zhàn)武器系統(tǒng)以及拉斐爾公司和以色列航空航天工業(yè)公司聯(lián)合制造的“巴拉克”-8遠程防空導彈系統(tǒng)。這兩個項目已經拖延了好幾年。
據報道,“超日王”號將與“維拉特”號航母并肩作戰(zhàn)。后者于1987年開始服役,最近第五次進行改裝。“維拉特”號航母將于2018年左右由“維克蘭特”號所取代!熬S克蘭特”號航母是印度自行制造的4萬噸級航母,目前正在喀拉拉邦的戈奇進行建造。
《印度斯坦時報》網站1月9日稱,印度海軍管理航母戰(zhàn)斗群的經歷可以追溯到很久之前。作為一艘具有多種性能的超級航母,“超日王”號航母上的米格-29K戰(zhàn)斗機賦予了這一航母戰(zhàn)斗群以強大的實力。
那么,只有區(qū)域愿景的印度為何需要如此強大的實力呢?航母的規(guī)模是一場多年來懸而未決的討論,而且有很多方面:費用和性能是其中最重要的。但是,1982年的?颂m群島(阿根廷稱馬爾維納斯群島)戰(zhàn)役為這一討論劃上了句號:當戰(zhàn)斗在南大西洋繼續(xù)進行的時候,英國皇家海軍發(fā)現(xiàn),自己兩艘老舊的小型航母作戰(zhàn)能力有限,嚴重限制了軍隊的戰(zhàn)力。在這場戰(zhàn)役中,英國海軍失去了四艘主要軍艦,并有數(shù)百人傷亡。
報道稱,教訓是顯而易見的:海戰(zhàn)的結果取決于戰(zhàn)斗群中航母的性能。運作航母戰(zhàn)斗群已經超過半個多世紀的印度仍是該地區(qū)唯一一個擁有這種實力的國家。中國海軍尚未正式啟用其唯一一艘航母。因此,應當以正確的視角看待“超日王”號航空母艦的引入。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