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農(nóng)歷正月14日,郭玉蘭帶著兒子、兒媳搭建一個小的車棚,兒子培建一步三喘的表現(xiàn)引起了郭玉蘭的警覺;過了十五以后,十六的早晨她就趕緊讓兒媳陪著到縣醫(yī)院里檢查。傍晚回來,兒子、兒媳雖然都說“得了點腎病,看看就好”,但是從兩個孩子紅腫的眼里她有了“災難降臨”的預感。“明天我?guī)е嘟ㄉ鲜欣锶z查,你們都不用去,查清啥病再說!”這是當天晚上作為一家之主做出的最后結(jié)論。然而,第二天在市醫(yī)院檢查完之后,她單獨找到主治大夫詢問病情的時候,一句“病人是尿毒癥晚期,要么換腎、要么透析”話徹底擊潰了她,勉強走出大夫的辦公室,她踉踉蹌蹌地倒在了樓道的椅子上,眼前一片黑暗。
“換腎?透析?”當這些傳說中遙遠的事突然放在她眼前的時候,她不能不接受這個殘酷的現(xiàn)實了。
“換腎就是把配型一樣的健康人的腎換給病人,病人只需服用抗排斥的藥物就行,維持長遠,痛苦小,但手術費和醫(yī)療費至少需要20多萬元;透析就是通過機械清除血液中的有毒物質(zhì),這樣每星期要進行1到2次,每次500元左右,但透析時病人很痛苦,也不長遠”透析和換腎的利弊反復縈繞在郭玉蘭的腦子里。
“我給兒子捐腎,讓親戚朋友籌備錢”當郭玉蘭最后拿出這個決定的時候,全家人都知道,什么話、什么辦法也也改變不了這個堅強、執(zhí)著的老人!,親戚鄰居紛紛伸出了援手,送來了“救命錢”。
“家里窮,撞了人沒錢給人看病我難為的撲在老伴懷里哭;老伴得癌癥死了,我抱著孩子哭;孩子得了病,我趴在老伴的墳上哭,F(xiàn)在給孩子換完了腎,我不再哭了,哭死老天也不會可憐,啥事還得靠自己!”這是磨難后的郭玉蘭的感悟。
“只要我能活一天,就要讓孩子活一天,為了救孩子,我拼了!”
“做完手術第九天,我就從濟南坐公交車回家了,當時在車上疼的要死,但是想到病床上的孩子,我就用圍巾扎住刀口咬牙堅持,到了家我一頭倒在床上,好幾天沒有起來” 當再次見到郭玉蘭的時候,預想中的痛苦和悲哀已經(jīng)有所消退,言談中的堅毅和自信卻給了我們更多的信心和力量。
“出院不到兩個月,我就去了范廟(鄰居村)加工廠給人家攤煎餅,干了不到20天掙了400塊錢。7月份的時候,我在村集上開一個賣水果小攤,本想著掙點錢給孩子買藥,可身體實在撐不了,就停了;前不久,我聽說給人家補皮(木材皮子)一天也能掙三四十塊錢,而且體力也不重,我就來了,F(xiàn)在我干了不到一個月就能掙1000多塊錢,這就夠給孩子買兩盒藥的!”這位堅強的母親雖然言語中充滿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但從她憔悴的面容、顫抖的雙手上明顯看出身體的虛弱。
“現(xiàn)在,吃藥維持是大事,每天都要吃兩三中抗排斥的藥物,一天就得三百多,這些新農(nóng)合都不報銷,僅靠我打工掙這點錢,恐怕也維持不了幾天”談到今后的治療,郭玉蘭臉上又增添了幾分凝重“當時做手術的時候親戚鄰居都幫了忙,受了連累,現(xiàn)在我不能再向人家張嘴了。以后不論到什么時候,只要我能活一天,就要讓孩子活一天,為了救孩子,我拼了!”
在郭玉蘭的身上,我們感到了愛的力量,看到了人性的光輝。她的不幸遭遇得到了更多人的同情和幫助。相信,在郭玉蘭一家人的努力和大家的幫助下,這個不幸的家庭一定能走出困境,走進陽光。